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论文
敦裕堂里出贤能——张謇家教家风建设思想研究
时间: 2023-02-06     次数: 3327     作者: 周至硕

 

敦裕堂里出贤能

—张謇家教家风建设思想研究

 

周至硕

 

张謇出生的敦裕堂原本是个平民宅院,但是张謇父母本性善良,教子有方,培养出张謇、张詧这样出类拔萃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在张謇的影响下,敦裕堂走出了十几位勤俭廉洁,克己奉公的社会精英。

平民宅院  贤能辈出

敦裕堂原是个普通的平民宅院,然而这个宅院走出了以张謇为代表的一群值得敬重的近现代著名贤能,因此,敦裕堂就显得不平常了,值得我们关注并研究。

张謇(18531926)自幼勤奋好学,4岁始读《千字文》,16岁考中秀才,189442岁时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895年,经张之洞委派,张謇在通海地区创办大生纱厂,在之后的三十多年里,引领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两大进步潮流,缔造了一个以大生纱厂为核心,包罗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水利、金融等事业的规模宏大的大生资本集团;他积极推行提升近代国民素质的新教育规划,构筑起一个以通州民立师范学校为源头,包括师范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在内的完整的近代学校教育体系。中华民国成立后,张謇任江苏省议会议长、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兼两淮盐政总理,后任北洋政府农林工商部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1915年袁世凯称帝前夕,辞官还乡,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发展地方事业,开创“南通模式”,泽被乡梓,示范全国。史学家称张謇做了三十年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

在张謇的影响下,张氏家族出现争先恐后要为社会公众作贡献的风尚。张謇夫人徐端(18561908)支持丈夫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壮举。1906年,以私资创办张徐私立长乐第三初等小学校。同年,徐夫人得知创办通州女师经费不足,就托张謇作《代内子作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募捐启》,后与首任女师校长姚蕴素召集海门、如皋七八十位开明女子,借座城南别业,召开女子大会。会上,徐夫人带头捐献建筑费500元,常年基本金1500元。大家纷纷响应,共捐得9000多元。徐夫人临终前,她托张謇以其遗资在南通创办一所幼儿园,在常乐镇创办一所女子小校。1913年张謇为徐夫人完成了遗愿,在唐闸育婴堂旁建成张徐幼稚园,后称第一幼稚园,在常乐镇张家老宅东侧建立张徐女子小学,这所学校是海门地方第一所女子学校。张謇专为女校撰写校歌:“海门溯女校,常乐为之始。校以私财成,张徐夫人终命志。夫人亦是女子身,惟明大义能如此。重义轻财天不限女子,常乐女校自有堂堂史。后生后生可兴起。”歌词赞美徐夫人重义轻财的博大胸怀,呼吁后人学习她惟明大义的精神。

张謇夫人吴道愔(18731943),在徐夫人去世后主持管理家务,放眼社会公众,助推张謇的教育救国事业,1920年,以私资在南通开办张吴幼稚园,后称第三幼稚园。

张詧(18511939)字叔俨,张謇三哥,人称张三先生,中国近代实业家。曾任贵溪知县、江西东乡知县、江西学正等职,多次受朝廷嘉奖。1904年起应张謇再三请求,回南通协助张謇办实业、教育、慈善公益事业。世人评说张謇在南通手创的事业获得成功,都由张詧协助完成,张謇主外,张詧主内。张謇这样比喻兄弟关系的:“退庵无弟,则创之势薄。啬庵无兄,则助之力单。故蛩蟨相依,非他人兄弟可比。”张謇把自己与张詧喻为“蛩”与“蟨”,成就事业,不能分离。可以见得,在张謇的眼中,张詧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张詧夫人邵氏为社会公众事业也不甘落后,1914年出私资在常乐镇东首兴办张邵高等小学校。张詧夫人杨果卿,1917年以私资在南通捐建张杨幼稚园,后称第二幼稚园。

张孝若(18981935)本名怡祖,张謇独子,6岁起在扶海垞家塾启蒙,1917年,留学美国,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即归国,襄助其父办理各项事业。1919年任淮海实业银行总经理。1925年,任扬子江水道委员会会长等职。1926年,张謇去世后,承续父志,主持家乡南通各项事业。

张敬礼(19111995)原名张立祖,张詧三子。193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张孝若去世后,成为张氏事业的第二代传人,为大生集团复兴和通州师范重建等艰辛付出。曾任江苏省参议员、南通大生纱厂经理、上海大达内河轮船公司董事长。

张氏家族还有不少德才兼备的后人,如张謇孙辈张融武、张绪武、张非武、张柔武、张粲武、张聪武等。还有张詧子孙辈中数十位时代精英,虽然他们有的不是出生在敦裕堂,有的是嫁入敦裕堂的媳妇,如张謇儿媳妇陈石云。张詧儿媳妇沈筠等,但他们的根在敦裕堂,她们的懿德善行都是在敦裕堂得到滋润和发扬。关于这一点,从张謇、张詧为自己敦裕堂以外的住宅所题的名字,便可一目了然。1903年,张謇在老宅沟西建新宅,题名“尊素堂”。尊素,尊重本色之意,本色即“敦裕”,信奉诚信立业立家。张謇在南通的住所谓“濠南别业”,张詧在南通的住所称“城南别业”。别业,指本宅之外的房舍而已。张謇、张詧弟兄心目中的家还是敦裕堂,所以,他们每逢过年、祭祀都要回到敦裕堂、尊素堂和家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出生于濠南别业、城南别业的张氏子孙的根本还是在敦裕堂。

敦裕堂本是个普通的宅院,但是人才辈出,这是为什么呢?

父母双亲  宅心仁厚

张謇在《啬翁自订年谱》开篇写道:“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五月二十五日,卯时。生于海门常乐镇今敦裕堂前进之西室。”“敦裕堂”,是张家老垞的堂号。敦,诚朴忠厚;裕,有衣有谷,富裕。张家的堂号反映了敦厚兴家的理念,把“敦”作为立身立家的根本。

张謇在《啬翁自订年谱》中叙述:咸丰六年四岁。“通海大旱,蝗。蝗自北至,作风雨声,辄蔽天日,落地积厚二三寸,户外皆满,先君、先母指谓此害人物。饥民满道,见袖饼啮者辄攫。先母杂蚕豆作饭,见乞者恒辍箸予之。余时能俯槛拾棒击蝗矣。”这段文字是张謇对父母最早最形象的记录。此时此景,父母为他树立了是非善恶观念和善良待人榜样。

张謇少年时代家境清贫,无力供养张謇、张詧弟兄两个同时读书进取功名,母亲作出“一人读书,一人治生产”的决定。张詧主动自觉地把读书博取功名的机会让给弟弟张謇。张謇在为母亲撰写的《行述》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吾父曩多病,母曰人子当服劳,汝父辛苦甚,无有替者,汝兄弟可一人读书,一人治生产。詧遂废举业,謇十六入学……”张謇追溯考秀才之前的往事,道出了家教家风中获得的温馨。

张謇少时,父母不许他们弟兄与行为不端的人在一起,谨防近墨者黑。即使长大成人,也不放松管教。张謇二十二岁这年,恩师孙云锦在江宁为官,邀请他去江宁做书记(即文书),这年,张謇一面协助孙云锦处理公务,一面辅导他的两个儿子读书。岁末,孙云锦给“百金”作为酬劳。一百两银子的年薪算是相当高的待遇了。张謇回家后把银子交给父母还债,父母简直不敢相信刚刚出道的孩子一年能拿这么多薪水,命儿子把银子放在祖先的牌位前,教训儿子说:“冀非分财,辱父母”,张謇父母认为,如果有获得非分之财的想法,就是辱没父母,属于不孝,训导孩子本分做人。当父母知道实情后,叮嘱张謇要知恩图报。张謇二十七岁这年,母亲病危,临终前嘱咐儿子“汝性刚语直,慎勿做官”“做事勿放浪,好好做人”“穷苦人须周济,不必待有余”,母亲的临终遗言成了张謇一生信条。

张謇少年时代的家境并不富裕,但父亲张彭年喜好为家坊邻居排忧解难。当时镇上东西两街中间的川洪河上木桥狭窄破旧,张彭年不辞劳苦,四处张罗,终于成功创捐建造丹凤石桥,这给张謇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父母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行事风格,张謇、张詧耳濡目染,涵养他们一生自觉、主动、乐此不疲地为南通公共事业鞠躬尽瘁,直至垂垂暮年。

1920年,张詧七十生日时,张謇给三哥有诗贺寿:“生自田家共辛苦,百年兄弟老逾亲。人间忧患知多少,涕笑云谁得似真。”“投老方知四海空,天教兄弟著南通。山川草木都吾事,不觉年时已到翁。”暮年时光,兄弟仍为南通效力而深感自豪。

张謇逝世时,张詧痛不欲生,题写了这样一付挽联:

“七十年兄弟孔怀,经营合趣患难同扶,造成一地方民治雏型,模范博虚名,毕世心情瘁矣;

廿一日阴阳为沴,直到弥留犹提时局,此不仅吾姓家庭气运,纵横弹老泪,他生缘份何如。

挽联追忆了七十年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和患难与共经营地方自治的岁月,获得“模范县”之名,赞美张謇病魔缠身,以至弥留之际还为时局着想的高尚境界,认为这是张氏家庭、华夏社稷之幸。可敬可佩!

张謇评述自己的家庭说:“我家外面,看似富贵人家,又似农村人家,然又不是寻常农村人家;是读书为善,守礼务本人家;不喜虚华,不谈势利。”

继承传统  家国情怀

张謇的廉洁奉公思想从何而来,我们不妨关注一下张謇一生主要的阅读书目:《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酒诗》《鉴略》《千家诗》《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字鉴》《尔雅》《春秋左传》《仪礼》《通鉴》《史记》《前汉书》《老子》《庄子》《管子》《聊斋》《楹联丛话》《三国志》《三国》《钟山课艺》《易知录》《简斋四六》《晋书》《复淮水道说》《八家四六》《陶集》《陔余丛考》《广事类赋》《明史》《炳灵集》《名臣言行录》《渔洋万首绝句》《梅村诗》《纲鉴择言》《东坡集》《渔洋精华录》《国策》《寸草堂稿》《烈皇小识》《幸存录》《嘉定屠城记》《宣公奏议》《近思录》《文选补遗》《春晖堂丛书》《罗氏路史》《尔雅注疏》《胡传春秋》《历史名臣传》《义山传》《武帝内传》《飞燕外传》《史记札记》《五帝记》《汉书》《沟洫志》《文艺志》《说文通训》《汉光武记》《明帝记》《章帝记》《章帝和帝殇帝记》《灵帝记》《皇后记》《后汉书》《好云楼集》《诗经》《唐文》《全唐文》《册府元龟》《周礼》《农政全书》《皇甫碑》《道德经》《书谱》《王制》《古文辞类纂》《说文释例》《靳文襄奏议》《武功志》《朝邑志》《灵寿志》《绍熙云间志》《乾道临安志》《咸淳临安志》《六艺纲目》《述学》《宝山志》《震川集》《潜研堂集》《嘉定志》《崇明志》《江南通志》《王船山遗书》《荀子》《易》《太仓志》《姬传诗集》《新安志》《左传》《书经》《弇州山人稿》……这些书目,大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作品,张謇受此熏陶,养成尊孔重儒观念而有独特的见解,他认定读书人的责任,决不是读几句书,做几篇文章就算了事,他主张学行一致,以行践学。

张謇的科举之路坎坷曲折,在中举之后的10年里,曾三度进京会试,都名落孙山。不过,在这10年间,张謇边读书备考,边实践所读之书,为地方做了大量实事。

通海一带主产棉花,乡民靠织布谋生,但是税赋很重。光绪十年,通海灾荒,张謇协同沈燮均竭力上书官府,上传民情疾苦,要求减免布税,以纾民困。在这期间,张謇、张詧弟兄为海门下沙、四甲坝等地救灾抗灾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地方政府把他们的事迹按级上报,得到清朝政府的嘉奖,赐字“乐善好施”,允许建立牌坊。

张謇还在长乐镇发起创立社仓,丰年积谷,荒年救灾。为了帮助家亲拓展生财之道,开启蚕桑生产,他垫资到湖州买桑苗,赊于乡农,并带送《蚕桑辑要》一书,教他们种桑养蚕。海门溥善堂是专门收殓野尸的慈善机构,到光绪年间,已经破旧不堪,失去原有功能,地方无赖常常假借野尸兴风作浪,海门百姓要求官府修复溥善堂,但这个好事由于官府胥吏与地方邪恶势力勾结,从光绪十一年开始筹划到光绪十九年还不见眉目。张謇两度上书言事,出谋策划,推荐杨点坐阵督办而成。为防御海盗,保全一方安宁,张謇领导举办沿海渔团。光绪初年,海门秀才名额很少,而且没有拔贡,为发展海门文化教育事业,张謇奔走江苏督学等有关部门,得请增加学额和拔贡。

张謇二十二岁起,开启了追随孙云锦、吴长庆长达十年的幕僚生涯,这十年,是张謇研学、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十年,他一面学习,一面协助孙、吴二人处理政务、军务,应验以往所学,释放家国情怀。特别是1882年出征朝鲜平乱,用奇兵平息叛乱,粉碎敌国阴谋。班师回朝前夕,张謇撰写《朝鲜善后六策》,以求长治久安,展示他治军用兵才能。

张謇出任北洋政府农林、工商两部长前夕,也有一段肺腑之言,道出了他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心:“余本无仕宦之志,此来不为总理,不为总统,为自己志愿。志愿为何?即欲本平昔所读之书,与朋辈讲论之事,试效于政事,志愿能达则达,不能达即止。”张謇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的时间不足三年,但为民初实业立法、治理官争民利、坚持廉政执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甲午风云  激荡励志

光绪二十年(1894),历经二十六年考场煎熬的张謇终于登上了科举巅峰,夺得状元桂冠。这年,正值家国多事之秋,父亲张彭年病逝,张謇奔丧回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朝政府仓促应战而败。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丁忧在家的张謇得此消息,义愤填膺,在日记里写道:“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面临日益严峻的民族危机,张謇立誓救亡图存,他认为“中国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于是下定决心,弃官从商,“舍身喂虎”,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路。他首先在南通唐闸规划筹建纱厂,取名“大生纱厂”。厂名“大生”,取自《易经》“天地之大曰生”,意思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期望是要使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生存。他手书的《厂约》,更明确地表明了兴办大生纱厂的动机和目的:“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产之棉力韧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由厂约可见,张謇办纱厂的出发点是为国计民生,而直接原因是遏制日本等外族的经济侵略。(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海门张謇研究会)

原载:《张謇研究》2022年第3期)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