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本地动态
外地信息
  站内搜索  
 
  外地信息
赤诚爱国情,在创业实干中奔涌——听他们讲述企业家典范的故事与感召
时间: 2020-11-20     次数: 5637     作者: 光明智库

 

赤诚爱国情,在创业实干中奔涌

 

——听他们讲述企业家典范的故事与感召

 

(来源:光明智库2020-11-19)

 

编者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考察调研,并走进张謇故居陈列室,了解张謇创办实业、发展教育、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他强调,民营企业家富起来以后,要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今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对新时代企业家提出五点希望,首要一条是增强爱国情怀,并指出,“从清末民初的张謇,到抗战时期的卢作孚、陈嘉庚,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光明智库特邀张謇之孙张绪武回忆祖父往事,请南通博物苑、卢作孚纪念馆、陈嘉庚纪念馆馆长或研究人员带我们浏览馆藏,感知张謇、卢作孚、陈嘉庚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奋斗精神,并请专家建言“十四五”时期如何更好发扬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后人追忆

“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

 

讲述人:全国政协原常委、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

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张謇之孙 张绪武

 

祖父的挚友刘厚生曾说:张謇一生似乎是一个结束两千年封建思想,最最殿后,而值得注意的一个大人物;同时亦是走向新社会、热心为社会服务的一个先驱者;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人物。他的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的时代意义,仍有巨大价值。的确,除了爱国实业家的身份之外,祖父的一生还有许许多多的角色,见证、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几乎所有重大转折。百年后的今日,他所倡导的实业兴国理想、兴办教育和公益的实践,还为大家所重视、宣扬,这令我既感激不已,又感慨万千。

在我出生两年前,祖父就已去世。然而祖父留下来的家风家训,我们晚辈深受浸润。祖父年轻时在私塾念书,老师曾因成绩不佳而批评他:1000个人参加考试,就算录取999个,他也一定是唯一不被录取的那个。祖父很受震动,下决心发奋苦读。他在家中墙上、帐子上写下九百九十九提醒自己。夏天蚊子太多,为了集中注意力,祖父就把双脚泡在水缸里阻挡蚊子。为了自我鞭策,我刻了一枚九百九十九的闲章,勉励自己牢记祖父的勤学善思、肯下苦功。

为了寻找救亡图存之道,祖父一生都在不断学习新知、开拓实践。他潜心研究资本主义的金融、工业,还东渡日本访问考察。他慢慢意识到,学习西方技术并不足以救中国,更要从制度、思想上全方位提升。

 

游人在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故居濠南别业。新华社发

祖父一生经过种种波折,但始终未改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尽己所能改变中国的抱负。他也以极高要求教导晚辈。祖父对父亲的培养既慈爱又严格,以仁义道德为家风,以知书达理为家教。我的父亲张孝若,年少时成绩优异,求学美国纽约商科大学。因为牵挂祖父,他提前完成学业回国。祖父在日记中说,比起希望父亲在身边尽孝,更希望他学习成才。父亲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不仅担任大生纱厂董事长,更主持南通各项事业,担任考察欧美日九国实业专使、江苏省议会议员等职。1935年,毕生尽心维护民族工业的父亲在上海被暗杀,为国奉献到最后一刻。

7岁那年失去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彷徨困苦之际,南通的地下党组织送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众哲学》等书籍,鼓励我坚持学习。这些书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意识到除了现实社会之外,还有如此广阔的世界,也让我对新世界心生向往。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大生机器纺纱厂股票。资料照片

祖父创办的大生纱厂,厂名选自《易经》中的一句话:天地之大德曰生。祖父深信为大众利益事,去一切嗔恨心。这几年我回南通,常常遇到一些人千方百计找到我表达谢意。他们或是一家几代人在大生各厂工作,或是受益于祖父开创的各项公共事业。与他们的交往让我深切体会到祖父的一句话: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

 

来自纪念馆的声音

张謇精神始终在人们心中生长

 

讲述人:南通博物苑苑长 杜嘉乐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1853年出生于江苏南通海门市常乐镇。1894年,41岁的他高中状元。可就在第二年,他毅然辞官,兴办实业。这是我们向游客介绍张謇事迹时常用的开场白。每每讲到这里,不少前来参观的年轻朋友都会追问:是什么促使张謇离开庙堂、投身实业?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痛苦深渊,张謇认定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于是投身于创办实业的实践中。初创之路充满艰辛。为了筹建大生纱厂,张謇利用状元身份,倡导股份制,向社会招股集资。此后,他又运用这种方式兴建了二厂、三厂和八厂。

值得一提的是,张謇那时便具有了现代化管理理念,他为纱厂专门设计了现代化管理制度——《厂约》。《厂约》共16条,对纱厂各主要部门负责人的职责权限、利润分配、奖惩赏罚、工资福利以至职员伙食标准、徒工学习等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为了纱厂发展需要,张謇成立通海垦牧公司为纱厂提供原材料;为了适应工商业发展和企业运输需要,张謇成立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纱厂轧花棉籽可以榨油,他创办了广生油厂;垦区收获的高粱可以酿酒,他创办了颐生酿造公司……

 

张謇早期创办的师范学校。黄正平供图

兴办实业的巨大成功,为他实现实业报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张謇还是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早在1895年,他就应翁同龢嘱托,草拟了《京师大学堂办法》。20世纪初,为实现民智兮国牢的救国主张,他在南通大力倡导并兴办新式教育机构,逐渐形成了实业教育迭相为用”“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教育思想体系。1902年,张謇创办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学制完备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并题写校训坚苦自立,忠实不欺。他一生主持或参与创办各类学校400多所,有力促进了近代南通教育体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张謇曾言: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他将纱厂盈利都用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为了辅助学校教育,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为了改良社会风气,他兴建了当时最先进的剧场——更俗剧场;兴建新育婴堂,收养弃婴;创办贫民工场,专收贫困子弟,教习各种工艺技术……

世事变迁,精神不灭。多年来,张謇精神始终在人们心中生长。很多企业家参观张謇事迹后深受感召,像张謇一样实业兴国、敢为人先,把一切献给祖国人民,是他们留言的主旋律。很多青少年参观展览后由衷敬佩:张謇爷爷为了人们生活得更好,办了那么多学校、公园、慈善机构。他是南通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

面向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讲好张謇的故事,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和青少年心向往之,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张胜、马跃华、张国圣、陈之殷、王斯敏

本期制作张胜、实习生刘钊汐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