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学术研讨
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普及读物
  站内搜索  
 
  学术论文
管窥张謇产教融合教育思想的三个维度
时间: 2020-07-27     次数: 2880     作者: 王飞 周建

 ●《张謇研究年刊(2018)》·新论集萃  

 

管窥张謇产教融合教育思想的三个维度

 

王 飞  周 建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7)

 

  [摘要] 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特质,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张謇开拓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中卓有成效地推进教融合其宝贵经验对于推进现代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产教融合的战略境界、策略、举措个维度审视张謇产教融合思想以便拓展我们思维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深入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

  [关键词] 张謇;产教结合思想;三个维度

  [基金项目]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张謇产教结合思想与当代启示研究”(项目编号:GYKY/2017/21阶段性研究成果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合作140。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改革方向,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早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轫之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们已经开始了教育与产业合作的探索,努力开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留下了诸多宝贵的遗产,为我们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张謇这方面典范,南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开当时中国风气之先梳理张謇教育与产业融合的思想内涵和实践经验对于我们传承历史经验,推进现代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产教融合的战略境界、策略、举措个维度审视张謇产教融合思想。

实业教育迭相为用战略境界

教育与产业相融合的意义在于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张謇精辟指出:“益实业、教育二事,有至亲至密之关系270。具体表现为“有实业而无教育,则业不昌”,“不广实业,则学又不昌”3160。张謇揭示了教育产业之间循环发展的内在联系,即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而教育的发展需要资金和物质条件,这些物质基础又需要产业发展为支撑,教育与产业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形成互为支撑的循环发展链。教育与产业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一方产生坡脚,一切都难以为继。因此,推动教育与产业的融合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共同的要求。问题是站在什么高度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产业而产业、就教育而教育地看问题,难免产生认识的局限性,如果站在两者关系之上,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大局看问题,就必然使认识境界发生质的飞越。

近代中国全面落后挨打的窘境下,许多志士提出发展军事商务、实业,改良政治革新教育等救亡图存主张。但是,这些局部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张謇面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严峻现实,开始对这些前期轰轰烈烈救亡运动进行反思,认识到从整体上布局实业与教育的重要性回顾到:“甲午后,乃有以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之思。”4536张謇逐一考证以兵立国、以商务立国、以工立国、以农业立国的方针,得出的结论:“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521认识到发展近代农业、商业、军事以及政治,固然都是立国自强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些举措只是从器物层面应对外侮,解决的是皮毛问题,“实业教育,富强之大本也”3139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人才,培养人才的根本教育。他主张“苟欲兴工,必先兴学。”5100教育放在基础性、先导性地位。

张謇基于对现代人才重要性的认识,的视角审视教育与产业的融合,从发展实业的视角谋划发展教育,从发展教育的视角谋划发展实业,最终从发展国家的全局视角确立发实业与教育战略,艰难探索一条实业与教育共同发展的救国之路。张謇留给我们两条重要的启示:一是产教融合要跳出了业界的桎梏。无论业界还是教育界,都不要只想着业或教育的事情,应该突破业界种种狭隘利益的羁绊和桎梏,站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战略层面,把教育与产统筹起来思考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产业界要把发展教育当做己任乃至优先发展的任务,教育界要把发展产业当做自己的目标,共同履行国家发展的责任,致力于构建教育与产匹配的体系。二是产教融合要致力于创新发展。无论业界还是教育界,都不要守着自己的家业埋头发展,而是要面向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与世界发展的潮流,协同创新,共同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学必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发展策略

教育与产业属于不同的界别,两者虽然存在内在的联系,但是,如果联系不畅,就难于融合。张謇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倡导学必于用用必适于”的教育发展策略,紧紧抓住”“这两个结合推进产教融合提供了十分重要指向

张謇谋划产教融合的思想原点就是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成为连接教育与产业最核心要素。产教体系中有三个最直接的主体,企业、学校和学生,他们参与产教活动最核心的价值诉求就是。对于企业而言,它们迫切需要招聘有用人才,因此,用人是它们核心价值诉求。对于学校而言,它们迫切需要培养人才,因此,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它们的核心价值诉求。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迫切需要成才,因此,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是他们的核心价值诉求。可见贯穿于三个主体活动过程始终是产教融合的基本结合点。

构筑有用性基础,学校应当处于主动地位。办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有用人才,人才失去有用的价值,办学也就失去了重要意义。因此张謇提出“学必期于用”699的著名论断,强化学校教育主动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彰显特性。“用”的价值实现的关键在于。企业、学校、学生三个主体的价值诉求虽然各有侧重,但是,他们之间核心的共同都指向人才有用,人才越,成才的学生本身、培养的学校、招聘人才的企业就越加受到欢迎张謇强调教育“以适用为主。”675所谓适用,就是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企业的需要。适用的程度决定学校教育产业融合的程度适用度高,就会呈现融合状态,适用呈现松散状态

产教融合的第二个结合点是教育产业活动主体的地域性存在直接联系。对于产业来说,不同国家之间以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布局不尽相同进而这些产业对人才需要不尽相同。因此,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空间,需要特定的教育给予支持对于学校来说办学地点必然呈现区域的地理特征,特定区域的教育活动空间,需要特定的产业支持。对于学生而言,在特定区域教学活动空间,需要特定人才培养环境人才用武之地。如果产业学校、学生需要在特定区域的活动空间形成高度契合,有利于促进产教融合相互发展。显然学校搞好与产业在地融合比之与跨地域的合作更加接地气更加彰显特色生命力。

张謇提出“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699办学思想,他在创办南通教育特别强调“并且教育尤其宜有变动,不过必当顾及本地的需要。例如在南通讲教育,先要想什么是南通需要的,什么是适合南通的。”2577认为在什么地方办学,首先应当考虑当地的实际需要,使教育首当其冲地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校企协同创新的合作举措

张謇遵循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从教育与产业活动要素的整合着手,从多个方面推动产教融合落地生根

(一)瞄准产发展的设置专业

张謇提出“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2615思想。他从实业与教育整体布局出发,主张教育紧贴实业发展而发展,明确要求实业发展到哪里,学校就开办到哪里,根据实业发展知识、技能的需要,开办相应的学校,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他所开办的纺织、农业、河海、商业等诸多职业学校专业都是因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开办的。张謇注重专业建设的前瞻性,指出:“鄙人从前以为欲实行地方自治,必先测绘各区舆图,乃就师范学校附设测绘专科,以养成测绘人才。彼时人咸以为不急之务、无用之学,孰知今日各处皆事测绘,测绘人才惟患其少矣。”2278未雨绸缪,科学预测产业未来几年的发展需要,及早进行专业布局,推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无缝对接。

(二)对接产业发展需要制订人才培养标准

张謇根据行业企业人才的要求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期望学生“将来毕业后,为农者必蕲为良农,为工者必蕲为良工,为商者必蕲为良商。”2554他的良工”“ 良商人才培养标准以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下工作岗位人才的实际要求为依据设定的,其中贯穿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超越了功利主义的思想,体现了新型的人才观。张謇明确指出:“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三者,为教育之大纲,而我邦之缺憾。”617“国家思想”,主要是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张謇个人、企业和国家统一的视角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期望每个人,应当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学习、工作,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道德品质思想品德置于人才培养工作的首位,高度强调德育的重要性推动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满足企业需要,融入社会。“实业知识”,主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强调学生根据将来工作的发展,培育相应的实业知识技能、阅历,满足企业对于人才技能方面的需要,提升胜任工作岗位能力“武备精神”,主要是身心方面的要求。他强调学生根据将来工作的需要,加强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素质的锻炼,以便克服工作岗位的压力夯实生活体质、心智基础

(三)仿制产业发展的环境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张謇重视生产性实践教学的环节,开办教学工厂(车间)、养殖场、试验教学场所,组织学生参与生产劳动和科技研发等活动,打通教学与实践的界限。张謇注重利用行业企业资源服务于教学,指出:“即就局中特立一完全之高等工艺学校。庶几治标则官局有移建之资,治本则工学有振兴之借。”564“南通办法本以实业、教育互相为助,故纺织学校就纱厂而成,现尚可勉力支持。”71365他倡导学校企业而建,利用企业的资源,创设实习、文化等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他注重吸收世界发展的新成果,建立博物苑、商品陈列馆,举办博览会产品展览会等,将产业发展的历史、成果集中展陈,方便学生把握产业发展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依托产业发展的力量建立跨界合作机制

张謇热衷于推动教育与产业跨界联络“冀得沟通商学两界,借立中国真实自强之基础”2103。他把教育与产业两界之间的沟通互助作为从根本上实现产教融合的基础性工作,为此了不懈努力。

1、积极推动建立教育会。张謇认为:“以总会为嚆矢,则总会即有联络之机关,维护之责任。”“将谋所以通上下之邮,俾共以集事为的,则非合吾邦人之明于兹谊者,各出其热心毅力,为其分内所应为,不能有济。694-95把教育会作为促进产教融合的联络机构借此做好与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集中多方力量,发挥各方的作用,增强产教发展的合力他自己利用被推荐为江苏和全国教育会会长之机,横跨学界和业界,组织协调教育改革发展的事宜。

2、组织成立各类社会协会。他积极创办“中华民国实业协会”,计划“逐次筹办调查局、杂志、学堂、工厂等”3314。推动设立“农学会”,开展“专译东西洋农报、农书”,“设立学堂”,“兴办树艺、畜牧、制造诸事,以为乡民倡导”528等兴农服务活动。建立校友会,指明“会为诸友互相研究教育而设”2335,倡议校友结合自身的研究和实践,对学校的课程建设、教育管理、思想道德教育等工作提出评价和建议。无论实业协会、农学会,还是校友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功能,就是推进教育与产业连接、互助、融合。

3、建立教育发展基金。张謇认为:“教育必资于经费,经费惟取诸实业,所谓实业为教育之母是也。”2579他把实业支助教育作为产教融合的物质基础,纱厂提起股份作为办学资金。在他看来,庶劝学惠商不相妨而相成。8296认为企业支助教育对于双方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事情。后来张謇意识到,无论是个人捐资,还是企业拨款,都是外在的动力。个人终归有力量衰歇的时候,企业发展终归有盈亏的时候,完全依靠这些外部的动力并不是稳定的长久的办法。于是,他力推筹建文化教育基金,以图自立,“虽得用在五年以后,而植根可百年不摇。”5432希望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发展基金,构筑教育发展的长久基础。他通过劝捐和争取政府补助,筹措资金、股票和地产等扩充基金,在1924年向政府陈情中粗略统计:“现在各校已有之基产,计地十二万亩,及通海垦牧公司股本值银二十万元。”5723正因为有了雄厚的教育基金为后盾,张謇所创办的南通职业教育才能得以维持和发展。

产教融合植根于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生态系统之中作为产教融合的推动者,我们应当从国家发展的整个体系中把握产教融合的大势,弄清适合自身的产教融合的定位,深化产教要素的合作资源整合,在产教紧密合作彰显特色和生命。

 

参考文献

[1] 友年,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

[2] 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4[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70577615278554103335579.

[3] 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2[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60139314.

[4] 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8[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536.

[5] 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1[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211006428432723.

[6] 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4[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9975991794-95

[7] 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3[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365.

[8] 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5[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296.

 

 

Discuss on Zhang Jian's Thoughts of Combining Industry with Education from Three Dimensions

Wang Fei, Zhou Jian

 

 (Jiangsu Vocational Techn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Nantong Jiangsu, 226007)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has becom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Zhang Jian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the explo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is valuable experience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can scan his education fusion thoughts of integration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from three dimensions, the strategy level, tactics and measures in order to expand our thinking of height, breadth and depth, deeply advocate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Zhang Jian, thoughts of combining industry with education, three dimensions

 

(作者简介:王飞,男,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学部教授,

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张謇研究。

 

周建,男,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科德宝宝翎衬布(南通)

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文化。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