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本地动态
外地信息
  站内搜索  
 
  本地动态
张謇研究中心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时间: 2025-01-13     次数: 630     作者: 张小平

 

张謇研究中心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在张謇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519日)

 

张小平

 

尊敬的陈冬梅部长,尊敬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嘉宾,会员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实现2024全年奋斗目标,以昂扬姿态迈入2025年新年的美好时刻,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热烈庆祝张謇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我谨代表张謇研究中心及其常务干事会的全体成员,由衷地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体干事和会员表示节日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对本中心给予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指导的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社科联,向长期以来给予本中心鼎立支持和诚恳帮助的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友好社团学会以及张謇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各界友人,一并表示诚挚的敬意!谢谢你们!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1984年12月25日,经中共南通市委批准,由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史课题组联合筹建的“张謇研究中心”在南通宣告成立。张謇研究中心成立之初,是一个跨地区的学术团体,根据属地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从1990年起开始在南通市民政局登记,外地学者陆续转为中心顾问或特约研究员,2013年12月13日,张謇研究中心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实行新的社团管理办法。张謇研究中心的办公地点也是几易其址,条件逐步改善;驻会人员新老更替,一代接着一代干;会员不断发展,研究队伍成长壮大。

作为全国最早的张謇研究专门学术机构,我们深知张謇研究中心肩负着在张謇研究领域拓荒探路的重任。为此,我们在收集整理出版张謇相关史料、开展学术研究、组织学术交流、联络专家学者、培养学术新人、宣传张謇企业家精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许多方面持续努力,为推动全国性张謇研究热潮的兴起埋头苦干。四十年中,最令我们欣慰的是张謇研究中心较好承担了两项使命:一是为张謇研究铺路垫石。张謇相关史料是开展张謇研究的基本素材和依托,史料建设是张謇研究的基础工程。我们利用南通张謇相关史料遗存最为丰富的独特优势,先后编辑出版了1994版《张謇全集》和2012 版《张謇全集》,《<张謇全集>索引》上、下册,与南通市档案馆等单位合作出版了《大生集团档案资料选编·纺织编》II、III、IV、V,《大生集团档案资料选编·盐垦编》I、II、III、IV、V、VI编,《百年大生企业号信》5 册,以及《张謇农垦事业调查》、《张謇与近代南通社会:口述实录》上、下册等史料40多种,总计字数在2000万字以上,为全国张謇研究界提供了大量基础性研究素材。二是为张謇研究学术活动牵线搭台。早期的张謇研究学者数量有限,零星分散,张謇研究中心一开始就承担起联络学者、组织学术活动的职能,从1987年与南京大学等共同主办首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始,先后主办或承办了6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了纪念张謇诞辰140周年到诞辰170周年4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参与承办、协办了4届“张謇精神的时代意义年度论坛”,与中国史学会、南通大学张謇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首届张謇研究全国青年学术研讨会,还举办了张謇盐垦、张謇教育思想、伶工学社等大型专题学术研讨会数十场,在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推动张謇研究更加广泛深入发展方面持续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十年奋斗,四十年发展,张謇研究中心已成长为张謇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作出较大贡献的骨干社团。张謇研究中心的成长发展,有赖于南通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的关心指导,离不开众多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和关心指导,也是我们全体干事、会员以及张謇研究爱好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站在因树斋的庭院里,凝视这些斑驳的青砖黛瓦,我们感慨万千。在此,我们要特别致敬对张謇研究作出开创性、引领性贡献的曹坡、朱剑等已故老领导,章开沅、祁龙威、严学熙、穆烜等已故学者,也向年事已高的张绪武、张柔武、李明勋等老领导,以及其他张謇研究老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祝他们健康长寿!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第一代开拓者已经离开了我们,他们为张謇研究奠了基;第二代研究者已是耄耋老人,但他们满怀心中的理想,还在为张謇研究作贡献;第三代年轻的退休老人正在老骥伏枥,以自己的银色年华为张謇研究发热发光。四十年沧桑巨变,我们沿着改革开放的大道踏上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张謇研究也进入了更加宽广的新天地。踏上新征程,面向新天地,我们张謇研究中心新一代接棒人深知,惟有团结奋斗,接续努力,才能续写新的华章,再创下一个四十年的壮丽辉煌。

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发扬优良传统,争取张謇学术研究取得更大光荣。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既是与张謇早期现代化事业一脉相承的崭新篇章,也是张謇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区域新实践服务,是新时代赋予张謇研究者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我们要从张謇早期现代化的思想和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历史的范式中找寻守正创新的路径和方向。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曾以张謇“遗留一二有用事业”的执著追求,鞭策我们的研究工作留下一二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继往开来,继续保持研究工作的初心不变、学风作风不变,建成“张謇学”的任务目标不变,始终如一、壮志不移。

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以张謇精神研究张謇”的传统,把张謇研究事业推向新的高度。虽然以往的张謇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新时代的张謇研究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把“张謇学”建成一门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的显学和厚重饱满的智慧之学,把南通建设成为张謇研究的学术高地,道阻且长。惟有接续秉持“以张謇精神研究张謇,用张謇情怀构建謇学”的执念,全面深化张謇研究,在广度、厚度、精度上做好文章,保持张謇研究战略定力,提升张謇研究战术实力;要做到不为浮名虚誉所累、不为急功近利所扰、不为世俗陈见所困,厚积薄发而行稳致远,把张謇研究的学问做深做实、做精做优,实现张謇研究在南通氛围活起来、实力强起来、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干事和会员:

张謇研究中心四十年风雨无阻,四十年勇毅前行,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位老领导老顾问的精心指导下,在诸多协作单位、兄弟友会和各位嘉宾的热情帮助下,在干事会全体干事和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张謇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力量。四十而不惑,我们清醒地知道,永不自满才是高歌猛进的动力之源,我们将以张謇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为契机,总结经验再出发。

此时此刻,我们感慨团结奋斗的智慧和力量,感激这么多友善和真诚的帮助,感恩各级领导的厚爱和支持。我们对未来的张謇研究充满信心,斗志昂扬!让我们从不惑之年出发,向着天命之年奋勇前进!

最后,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张謇研究中向大家致以真诚的祝福!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谢谢!

本文作者系张謇研究中心干事会会长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