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文史  
《江海文化丛书》第一辑
《江海文化丛书》第二辑
《江海文化丛书》第三辑
  站内搜索  
 
  《江海文化丛书》第三辑
江海平原的形成历史
时间: 2016-01-13     次数: 8556     作者: 黄培希

 

江海平原的形成历史

黄培希

《南通日报》江海文化大家谈专栏中,南通的许多学者专家、新老领导、老将军等发表了文章,对青墩出土的独木舟等1000多件珍贵文物和在青墩以东发现同期、同类吉家墩遗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江海文明最早的一缕曙光。这些文物及遗址证明五千多年前,先民们在依江靠海、潮来潮往、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存环境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一代一代繁衍生息,创造了江海平原上绚丽多彩的古代文明,实是难能可贵。

苏东海域成陆史

春秋时期是华夏历史的继续,先民生活也十分艰难。汉武帝(公元前140~87年)时期史学家司马迁杰作《史记》,在《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传》中说,大夫范蠡(前536~448年)见越王事业成功,悄悄地离开越国,(时勾践二十四年底即前473年,在姑苏)乘船从海上到齐国(今山东半岛烟台地区)。

嘉靖三十九年(1560)《如皋县志》记载的民间传说称:范蠡在广陵境内站在高堤上向东瞭望,只见白茫茫一片海水,以为到了东海,将马车丢在那里候船渡海。当地人说这里不是海边,在涨潮,待退潮后还可以策马东行。后人将丢车的地方叫车马湖”“范湖洲(今如城南20多公里)。范蠡继续东行,经马塘在掘港东有渔民告诉他往东南海水较浅的地方可以涉水过去。他止马于此,涉水过低洼,直奔潮墩候船,渡海去齐国。后人将此称为止马洼(在掘港东15公里)。

李承任进南节度使判官时,在唐大历(766~779)年间,以海涨卤潮病民田稼请筑堰以御自楚州盐城直抵扬州海陵境上奏朝廷,随后筑捍海堰。《嘉靖海门县志》又记载:古蹟捍海堰在县治西北即范公堤。范仲淹在宋天圣初(1023)重修加固捍海堰。由于范公声望高,民众对他尊重,所以范公堤名字传承下来,连编撰《嘉靖海门县志》的海门人探花、修国史的翰林”“礼部侍郎崔桐(1478~1556),也写捍海堰即范公堤。

从上述史料看:5000多年前青墩遗址,春秋战国到唐捍海堰筑成是真正的成陆过程。因为自古黄河流入渤海,扬泰岗地以东江淮之间,沿海水中泥沙含量很少,千百年来淤积不多;直至南宋初(1128),黄河夺淮入海泥沙大增,范公堤东岸线迅速延伸,至明清六七百年形成,长约300公里,宽约30~50公里的苏东区域。

江海平原的形成

《二十五史新编》附图西周(公元前1100~770年),在扬泰岗地以东涨出沙洲,其东沿在今海门,以后从未间断而渐渐向西延伸,在西晋时(265~316)逐步与扬泰岗连成一片,后人称为江海平原,这块土地在东晋建武元年(317),建立如皋、临江(石庄)、蒲涛(白蒲)、海阳(海安)四县、属广陵郡(泰州)。

不久沿海因风暴潮而坍塌,建立170多年的蒲涛县撤销。长江江阴向东,南涨北塌200多年,石庄北迁40里,随后临江县撤销。向东是狼五山所在胡逗洲,阻止了坍塌,胡逗洲向东泥沙淤积,加速了江海平原形成,隋唐初一马平川,直到料角嘴,唐朝开元二十九年(741)刊有地形图(附)。

通海一段被误解的历史

江海平原形成100多年后,唐大历中(772),李承筑捍海堰至余庆遇夹江。夹江宽约15公里,今海门五里墩东至吕四的西宁西部,古海门成孤岛。

嘉靖《海门县志》载:海门岛在县治北海中,时县治已迁夹江成陆的南段,此方位有土地因坍入海叫海门岛。从唐中后期两次驻军,约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海门孤岛证明:它不仅存在,且地势险要,人口的规模、经济的发展、社会活动承受能力是可以想象的。第一次驻军:唐建中元年(780)德宗继位,韩晃(镇海军节度使兼润州刺史)训练士兵,闭关梁,筑石头五城,自京口至玉山禁牛马出境,造楼船战舰三十多艘以舟师5000人,由海门杨威至申浦而还(那时崇明只有东西两小沙),为支援朝廷保护江南,封锁长江,在海门建桥头堡将近20年。第二次驻军:因淮南副将孙儒作乱,淮南副节度使杨行密率兵追剿,唐大顺二年(891)杨行密向儿女亲家杭州刺史钱镠求援,钱镠派吴兴姚存率兵一千进驻东洲,这一占领割据时间长达65年(前40多年在东洲,后20年重心移到静海),通海能专漕运副上贡

东洲先民不仅养活了占领军,还承担两吴四次大战,先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后周显德三年(956)撤逃时达一万余人。但也传入了吴越文化,发展了种桑养蚕、纺纱织布,昔日通海土布,今日的叠石桥家纺和吴文化密切相关。

北宋至和(1054~1055)年间,江海平原又连成一片,海门知县沈兴宗于沿海筑堤七十里,西接范公堤。后人把300年前坍成夹江这段历史遗忘了,将沈公堤的筑成误认为通海第一次连成一片,于是有唐末形成大小不等几块沙洲”“一千余年历史的提法,由于离开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只看唐末形成大小不等沙洲……”缺乏历史全局观念,必然得出不切实际的判断,因此,必须还原这段被遗忘的历史。

(本文感谢海门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海门县志》主编俞茂林、海门市东洲中学原副校长周荣华)

(原载《江海晚报》201615A17版)

投稿邮箱地址:

wyhappy781@163.com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