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张謇  
张謇简介
张謇年谱
张謇故事
张謇睿语
研究概述
  站内搜索  
 
  张謇故事
张謇与科举
时间: 2023-03-08     次数: 2835     作者: 肖正德

 江风海韵张謇情(张謇故事汇)·

 

张謇与科举

 

肖正德

 

科举是隋代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也是农家子弟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族命运的主要出路。张謇的父亲张彭年寄希望于张謇刻苦攻读,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正当张謇满怀雄心壮志,跃跃欲试准备进入科举考场的时候,一条深深的鸿沟挡在他的面前。按科举制度规定,凡三代没有做过学官或者没有进过学的,被称为“冷籍”,“冷籍”的子弟一概不能进考场参加考试。由于张謇祖上世代务农,没有参加科举之人,自然属于“冷籍”。这时,张謇的老师宋璞斋出了个馊主意,在他的建议下,搞了“借籍”,认了一如皋人为祖父,并改名为张育才。同治七年(1868年),张謇以 “张育才”之名在如皋参加了县试,后又参加了通州的州试和院试等科举考试,并顺利通过,考取第26名附学生员,获得秀才称号。

按道理说,考中秀才是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儿,但谁曾想到,张謇所认的“祖父”是个大烟鬼,为人阴险狡诈,在得知张謇考中秀才的消息后,借机向他们家敲诈勒索,张謇的父亲不得不变卖田地,几乎倾家荡产,使得张家原本的小康之家变得负债累累。这还不算,一旦遭到拒绝,这个“祖父”还会向官府告发张謇不孝。最终忍无可忍的张謇主动请求革去自己的秀才身份,让其回通州原籍重考。他的这一做法得到了通州知州孙云锦等正直官员的支持,最后经礼部核准,张謇终于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被划归通州本籍秀才。

后来,在孙云锦的引荐下,24岁的张謇成为吴长庆的幕僚,除了帮助吴长庆起草一些文件材料以外,张謇的主要活动仍然是读书应考。吴长庆很是支持,不仅写信提醒张謇去参加顺天乡试,还派人送来了一百两白银资助张謇应考。但是,张謇考运实在太差,从光绪二年(1876年)到光绪六年(1880年)的四年中,张謇在各次乡试中连连失利,连举人都没考上。以后由于频繁的军事调动,张謇连续年没有再参加科举考试。

光绪十一年(1885),张謇考中举人。当他中举后,朝中大佬翁同龢亲自拜访张謇,对他期许有加。光绪十二年(1886),张謇参加会试失败,此后又连续三次都未考中。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60大寿,举行“恩科会试”。那年张謇已经42岁,科举功名的念头已渐渐淡薄下来。但此时在江西做官的三兄张詧给家中来信,要张謇借此机会再次赴京一试,于是其父便要求张謇再去应试。到了北京以后,考试用的文具,还是向朋友借凑而来。发榜的时候,也没有去听录,可见张謇那时候的功名得失之心确是淡极了。但结果是张謇先中了60名贡士,复试中了第10名,殿试又因翁同龢慧眼识珠,从中推荐,终于高中一甲一名(状元)独占鳌头。从小考到大魁,经过县、州、院试,以及乡试六次,会试五次,殿试一次(各处考书院还不在其内),一共算起来在场屋里面有160天。大小考试考到第一名共有九次,考在前十名有七次。张謇在科举功名之路上,虽然吃了不少苦头,最后总算登峰造极,到达了读书人的最高境地。可是他自己竟然不觉得有什么稀罕。他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此时已有了自己深刻的认识。于是,张謇在高中状元以后反科举之道而行之,弃官回乡,从事实业、教育、慈善,走上了另外一条拯救中华之路。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