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本地动态
外地信息
  站内搜索  
 
  本地动态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时间: 2022-11-18     次数: 2769     作者: 倪怡中

  ●穆烜先生追思会●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倪怡中

 

静好的日子里穆烜先生悄然走了。这些天里,我心里总想着那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近年居留沪上日多,也因疫情,和穆老已经许久没有见面了。得到消息,我和同事到天福园,和张謇研究中心同人一起向穆老照片三鞠躬,扩音器里轻轻播放着穆老选定的歌曲。

我到图书馆工作就认识了穆老,他常来古籍部静海楼查阅资料,同事告诉我,他是南通博物苑书记,是位学者型领导。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他另眼相看。20世纪90年代初“下海”“有偿服务”风刮到图书馆,静海楼底层的礼堂会议室准备改建成娱乐性场所。电视台到现场采访,受访人中只有穆老是馆外的,记得是大热天,他穿着短袖汗衫,对着镜头毫不含糊地说,静海楼是李一氓题名的专用古籍藏书楼,不宜做娱乐之用。那时他已离休,却多管了这得罪人的“闲事”,文化人擅论短说长,知行合一者少,穆老却敢于说真话。

还有一件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一天他打电话来说,他捐赠图书馆的一本《张孝若欧美演说稿》,现在文化馆书摊上出售。馆藏图书散失在外,何况是穆老赠送馆里的,这是事故,我立即赶到文化馆,果然找到了那本书。书里有穆老题记,还意外发现一张代写的借条,说是从古籍部借出,带到南京给严学熙阅读。摊主高兴地说,书是从北京旧书市场拍买来的。我想事情应是这样:南京大学的严学熙教授是研究张謇的专家,有人到南京去,就借出这本书带给他看,严看后没有归还,他去世后书流失出来,出现在北京,被高兴遇见买回。高兴知道了这本书的流转经过,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将书仍以北京拍买价格转让给馆里。一件可能危及图书馆声誉,特别是损毁捐赠者信任的事就这样顺当地解决了。我赶到穆老家中,说明事情原委,代表馆里向他表示歉疚,他没有丝毫愠色,只轻轻说了句,以后馆里借出图书要及时催还,要严格制度。

钦鸿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南通现代作家及其作品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中都作出了很多贡献,因此被穆老赏识。钦鸿逝世第二天,穆老就写出《钦鸿,是上海送给南通的文化精英》一文,娟秀工整的2000余字一笔不苟写满了两张A4纸,长者为后辈送行已让人伤痛,深挚的爱才、惜才之情更令人动容。文中说,往往穆老提供线索,钦鸿就能找到资料,李素伯、王尘无、尤其彬、顾民元等南通前辈作家研究都取得丰硕成果,他们成功合作,编辑出《江村纪念文集》,他们还商量,“按江村遗愿,应在家乡为他建一诗碑,碑上置江村头像,碑正面刻曹禺所题‘长念早逝诗人江村’,背面刻上江村怀念家乡的名诗《嘉陵江水静静流》。”穆老还说,最好请张瑞芳来写这首诗,钦鸿随即写信给张瑞芳,她书写后寄来,还在《文汇报》上写了文章。

那时提倡贺年明信片拜年,每到新年,总能收到穆老寄来的贺年片,他亲笔写一两句言简意赅的勉励和祝福话,总是让我感到无比的慈祥和亲切。有一次在穆老家,他拿出一本纪念册,要我在上面写几句话,我翻开一看,里面有沈启鹏、尤世玮、赵鹏等学人的题字,穆老的抬爱使我有点惶恐,我嗫嚅着说,我想一想,下次来写吧。现在想来,这好像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我曾打电话给穆老,说要去看他,他说,你不要来,有事在电话里讲好了。我去问金艳,她也说,最近不要到穆老家去。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心里一直纳闷。这几年疫情又一直不断,看望穆老的事就延宕下来。

穆老对南通文化的贡献厥功至伟,南通文化史上自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章。但于我而言,穆老不但是我“与君一夕言,胜读十年书”的忘年交,更是我每每请教而获益良多的师者,是我敬重的尊者,他的道德文章早已被我奉为楷模。如今哲人其萎,西南营、银花苑聆教犹历历如昨,想到这里不禁使我黯然,恍惚若失……

原载《江海晚报》2022年11月3日第A15版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