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资料
我与一个学术团体的楷模: 海门区张謇研究会
时间: 2023-08-16     次数: 2655     作者: 张廷栖

•“我与张謇研究二十年”征文选登

 

编者按:今年6月,南通市海门区张謇研究会将成立20周年。为此,我们面向全体会员及学术界热心张謇研究的同仁,举办“我与张謇研究二十年”征文活动。2月10日征文启事发出后,许多同志围绕张謇研究会发展历史,追溯前进的足迹,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研究过程的真切体会,以个体视角记录二十年的心声,撰写发来了一批纪念文章。这些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内容丰满,不仅有很强的纪念意义,对今后高质量开展研究活动也提出了新的思路,新的希望。从本期起,我们精选发表部分征文,以飨读者。

 

我与一个学术团体的楷模:

海门区张謇研究会

 

张廷栖

 

海门区张謇研究会成立于2003年夏天,我亲身见证了它在纪念张謇150周年诞辰活动中诞生。这一年多地开展纪念性学术活动,张謇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年4月,在扬州大学由中国史学会、南京大学、扬州大学、中国爱国工程联合会、张謇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全国高水平的“纪念张謇150周年诞辰高级论坛”。全国史学界的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金冲及、茅家琦、祁龙威等聚集一堂,以开展学术研讨纪念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张謇;6月,南通市政府召开了隆重的纪念大会纪念张謇;同时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新华日报社、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中国近代第一城学术研讨会”,全国著名的建筑与规划界元老吴良镛院士、周干峙院士、阮仪三、夏宗玕、朱自煊、董鉴泓等著名资深专家出席,论证了近代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南通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举办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以张謇为民营企业家的先贤,促进当代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张謇衣胞之地的海门也召开了“张謇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海门张謇研究会就是在张謇研究进入新阶段背景下诞生的,正如它十年总结中说的:“我们研究会是张謇研究进入空前繁荣新阶段的产物”,历史赋予它新的使命,肩负起新的责任,人们也寄予厚望。也正如章开沅教授所说:“为张謇研究增添新的活力,显示出新的势头” ,果不其然。

海门张謇研究会在筹建时,有一天我在去南通博物苑的路上,偶然遇上了时任海门市委宣传部一位领导,向我询问张绪武主席在不在南通。他目的是向绪武主席汇报研究会筹备情况,以求得指示。这也就使我比较早地获得了县区成立张謇研究学术团体的好消息。果然不久,张謇研究中心收到了成立大会的邀请函。由于海门张謇研究会是南通县市第一个张謇研究的学术团体,研究中心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派出了以常务副会长尤世玮为首、戴致君和我三人代表出席成立大会,并带上研究中心出版的部分书籍资料前往祝贺,尤世玮常务副会长还与海门市人大朱玉兰主任一起揭牌,亮出了由张謇嫡孙张绪武副主席亲自书写的研究会名牌。从此,张謇研究中心每年的年会都邀请这一兄弟单位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所以相互之间向来交往密切。

海门张謇研究会成立20周年,也是我驻会张謇研究中心工作20周年。我亲眼看到海门区张謇研究会从成立、成长到成熟的跨跃式发展,现今已成为中国5A级的社会团体,为学术研究团体树立了标兵和楷模!

海门张謇研究会作为一个学术团体,和任何团体一样,也有一个由初期的幼稚到成长和成熟的过程。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2006年,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国史学会、南通大学联合举办,由南通大学张謇研究所和张謇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参与学术组的相关负责工作,在征集论文过程中曾收到过海门研究会一个函,意思是海门的论文统一由研究会推荐,会员个人发出的不作为准。这一函说明研究会以行政化组织领导民间学术团体,混淆了民间学术团体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界限,从而涉及到会员的学术自由。作为举办方是不能接受的。后来听高广丰会长提到过,研究会成立时的会员百分之五十二是副科级以上的干部,由此可见他们对于民间组织的学术团体性质、任务和特点不甚了解,由此产生误解也并不奇怪。

然而,海门区张謇研究会通过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成长和成熟。2009年,海门市政府与中国史学会、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由海门区张謇研究会与南京大学张謇研究中心一起承办,通过承办这次大型学术活动,研究会就很快地成长和成熟起来。以我的分析,从筹办到成功举办该次研讨会过程中,研究会与中外学者的联系、国内著名高校的合作中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认知度。学者在研究领域的重要是行政官员无法替代的,与官场的思维方式和运作规律是不同的,学术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正如海门张謇研究会的十年总结报告中所说:“成功承办第五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促使我们研究会走向成熟”。

作为学术团体应该以学术为本位。为此海门张謇研究会在去行政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反复强调学术本位。尤世玮与我曾应邀出席海门张謇研究会第三届会员大会,一起带着新出版的《张謇全集》赴会。我们听到会上就是一再阐述学术才是研究会的本位,学术研究才是学会工作的中心,要咬住这个中心不放松。高广丰会长在张謇研究中心年会上交流发言也是这个内容。后来在张謇研究中心多次的年会上,我听到高广丰会长的交流发言中谈到以张謇精神来研究张謇的认识和感受,他认为张謇研究会是一批不讲名利的、将张謇研究当作信仰来做的人的组织。这个组织要做的只是张謇研究,不做与张謇研究无关的事。还有一次发言,他语出惊人,提出研究者要崇拜张謇,研究张謇要达到痴迷的程度。我十分欣赏他用“痴迷”一词。事实上只有达到了如痴如醉,高度迷恋的程度,作为自已一种兴趣爱好,不是为了功利,才可能自觉地长期不懈地去钻研深究。

后来听说对于那些不去做学问却以学者自居挂名的、东拼西凑出版了书而到处推销追名逐利的、到处请人题词作序以拉大旗作虎皮等学风不正的会员,采用两年无故不参加活动、无文章者自动除名,有的直接通知他另请高就了。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年轻的会员,在社科联和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将全区史学工作者和史学爱好者发动起来,成立历史学会。会员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8人,他们有专业素养,有研究能力,又有一定的奉献精神。组建的历史学会与研究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扩大了研究队伍,有利于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这样,研究会真正做到了成为研究者的组织。这样的团体开展学术活动,会员有兴趣、组织有生机、研究有活力,为研究会快速发展和成熟奠定了人才基础。

研究会的生命在于学术活动。海门区张謇研究会举办第五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后的十多年内,年年有比较大的学术活动,如成功举办“纪念王宾逝世100周年暨张謇与王宾学术研讨会”,关于沈敬夫、关于沿海开发等专题研讨会;纪念张詧诞生160周年诞辰研讨会、高广丰逝世一周年及《两不厌斋文稿》首发研讨会;青年学者座谈会或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举办了四届,年轻的会员不断地得到培训和提高,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平时还月月有学术沙龙,内容十分广泛,或设立一个主题开展讨论,或交流研究信息,或是释读原著,夯实学术功底。

所创办的《张謇研究》日益成熟。《张謇研究》至今已有72期,是会员发表研究成果的学术阵地,为提高会员学术水平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南通市张謇研究的重要交流平台。海门张謇研究会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出版了一本《十年踪迹十年心》的精选文集,其中收录了我独撰和合撰各两篇文章。不仅如此,《张謇研究》又是与区外学术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当年我在张謇研究中心负责编辑《张謇研究年刊》,高广丰会长主编《张謇研究》,我们曾交流过两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我们着重于学术研究,注重学术水平。他们的《张謇研究》学术研究与宣传两者并举。所以他们有些代表作送给我们,如《王宾论略》《略论张謇的家庭出身及其影响》《张謇海军建设思想述略》《张謇的恩师薛时雨》《解读“通州的海门人”现象》等,《张謇研究》除了学者之外还有众多的读者群,起到宣传的作用,社会影响广泛,二十年来受到学者和有关方面的广泛好评。一个县区级的民间学术团体,能做到这样,并且二十年来从未中断,学术水平不断提升,这在学术界并不多见,而且研究会被评为中国5A级社会组织,更是屈指可数了!

纵观海门区张謇研究会成立以来的20周年,创业不易,去行政化走上学术轨道付出了心血,花了大力。成立不易,创建5A级学术团体很难,保持荣誉更难,超越自己是难上加难。海门区张謇研究会现有主要领导骨干,均是学术带头人,年轻有为,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是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张謇研究队伍,有文化素养、又有扎实的文史功底,同时又学风淳正,是张謇研究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相信未来二十年必有更加辉煌的业绩,老夫寄予厚望!

(作者系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干事会原副会长)

原载《张謇研究》2023年第1期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