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论文
敦睦园里悟张謇
时间: 2023-12-04     次数: 3288     作者: 周 岗

敦睦园里悟张謇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西亭是张謇先生的故里,也是张謇青少年时代读书求学的地方。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张謇先生的祖父张朝彦带着妻儿来到西亭,在西亭定居,一家人辛勤劳作,敦睦创业,建起了房子,生活安定下来。这一住宅后来被张謇兄弟命名为敦睦堂,历经170多年的历史,至今原址尚存部分老屋。如今,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以敦睦为校训,亭中校园被称为敦睦园敦睦校训已成为引领全校师生努力前行的灯塔。

敦睦含义是亲厚和睦。《后汉书·独行传》中有言遂更为敦睦之行。明朝方孝孺《友于堂铭》序:以友于名堂,盖有志乎敦睦者。《新唐书·文艺传中》:敦睦九族,平章百姓,不闻以鬼神道治天下。明清各地新建私家祠堂家宅多有取名为敦睦堂的。有的是以著书立说、承办私学,弘扬华夏文明为己任,重教化、助人伦;有的是以相友相持、相亲相爱、敦厚族里、和睦相邻为宗旨,将传统文化注入现实生活之中;有的是以团结邻里、敦宗睦族、孝廉敬祖为根本。

学校选取敦睦为校训,意义有三:一是传承古代文明,亲厚和睦,营建和谐校园。二是运用现代教育理念,赋予敦睦以新的内涵,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三是励志全校师生,知謇学謇弘謇,以张謇先生为楷模,激扬青春,奋发有为,心系百姓,造福一方,奉献社会,报效祖国。如今,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学习张謇先生倡导的敦睦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营造一方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苏北行署批准建立的第一所县立中学。1995年成为省重点高中,2002年升格为国家示范高中,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质量一流;书香浓郁,底蕴丰富。《人民日报》曾撰文称赞:西亭中学把好学校办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了。学校到处可以看到敦睦文化的痕迹,恒春池”“敦睦廊”“一分桥”“张謇路”“中学正其流的题刻,让师生在敦睦文化的氛围中得到陶冶,从而增强前行的动力。在学校教学楼附近的醒目位置,将学校校训、师训(教风)和学训(学风)进行布展。学校的宣传标语中也涵盖张謇及敦睦精神的相关内容。通过营造一方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潜移默化中精神得到熏陶,境界得以提升。

第二,打造一支光照四方的教师人才队伍。张謇在西亭读书期间,有一天,他的老师宋紫卿先生的几位朋友在宋宅谈诗论文,兴致勃勃,不知不觉间天黑了下来,紫卿先生拿出酒菜招待大家,桌子上也点起了蜡烛。看到张謇在旁边,有人存心要考一考张謇,就对张謇说:你就以咏烛为题,作一个对联,字数越少越妙。张謇这时注视了一下抖动的烛光,朗声答道:身居台角,光照四方。听了张謇的回答,在场所有的老先生都拍手叫绝。仅有的八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词句简练,意境优美,喻意深刻。如今,身居台角,光照四方已经成为亭中的教风和师训,强调的是教师要具有蜡烛一样的奉献精神。全体亭中教师正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为亭中的发展添砖加瓦,砥砺前行。

第三,创造一种持续发愤的学习精神。西亭的宋璞斋先生是一位举人,也是张謇的问业师。他对张謇关怀备至,张謇在西亭期间的科考事宜都是由璞斋先生负责的。有一次张謇考试不理想,璞斋先生送了一句话勉励张謇:若蹉跎又是一日,肯发愤何需三年。张謇将这句话铭记于心,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更加发奋努力。后来璞斋先生因为冒籍及女儿的婚事和张謇有了隔阂,但张謇却没有忘记师训,数十年之后张謇创办的通州翰墨林编译印书局内挂着一块匾,上面赫然写着录璞斋师语以勉后人:若蹉跎又是一日,肯发愤何需三年。如今,若蹉跎又是一日,肯发愤何俱三年成为亭中的学训,要求学生在亭中学习过程中肯发愤”“不蹉跎,奋发进取,实现人生的飞跃。

多年来,亭中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传承了张謇先生敦睦的校训精神,构建了身居台角,光照四方的教风和若蹉跎又是一日,肯发愤何惧三年的学风。学校以绿色德育为本体,以践行生命教育、培养生活素养、构建让问课堂、开设实践课程为四翼,从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变革、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深入持续地探索敦睦文化的办学追求,不断丰富敦睦文化的外延和一体四翼的内涵。未来,敦睦精神仍将指引亭中全体师生不断向善,努力向前!

(原载《謇园》2022年12月)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