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论文
海门的张謇文化记忆轴
时间: 2023-05-19     次数: 4260     作者: 周至硕

 

海门的张謇文化记忆轴

 

周至硕

 

(来源:百草园公众号  2023-05-17)

 

海门,是状元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张謇的故乡,他虽然逝世将近百年,但是,海门大地赫然有根张謇文化记忆轴存在。这根记忆轴,起于长江之尾,终于黄海之滨,通江达海,绵延数百里。在这根记忆轴上,有四个重要节点:青龙港、大生三厂、常乐镇、张公堤。

青龙港

二十世纪以前的青龙港,1806年开港,是长江下游一个渔人码头,清代《海门二十景》之一,《龙津渔火》有诗曰:小船如蚁集龙津,晚膳何曾供一鳞。星点碎摇篷底火,潮中惊起梦中身。光流闪灼风行水,影散微茫月近人。不脱蓑衣抛好夜,自收破网理残纶。张謇也曾作诗《青龙港》:自昔传闻海角经,东方七宿地通灵。沧桑百折开形胜,竹树千家接杳冥。酒旆霜中低落月,渔镫风外乱疏星。只今村落荒寒甚,弦诵宵来尚可听。这二首诗描绘的青龙港渔人码头特征就是小船如蚁”“荒寒甚,景象静谧寂寥。

1888年,英商祥茂公司开通木壳轮船,青龙港始有客运。当时光照进二十世纪,青龙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01年,张謇创建大达内河轮船公司,购置轮船,设立码头,开辟航线,开启长江航运业务。三年后的1904年,张謇又向商部、抚院递交《请设上海大达轮步公司公呈》,申请建造上海十六铺码头,进一步发展航运事业,呈文说:“……每见汽船、帆船往来如织,而本国徽帜反寥落可数,用为愤叹……”由呈文可见,张謇开创大达轮船公司和建造上海十六铺码头的目的是捍卫国家的内河航运主权,因为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以后,长江内河航运权利丧失,年复一年,悬挂外商旗帜的轮船肆无忌惮地行驶于长江上下。大达轮船公司和上海十六铺码头的创立,打破列强对中国内河航运主权的垄断,从此,青龙港建立了码头并成了长江下游的一个重要港口。以后的一个世纪,青龙港融入内河航运的大动脉,先后开辟五条长江航线:青申(上海)、青吴(吴淞)、青崇(崇明)、青浏(浏河)、青申高速客轮。大生轮船,是靠上青龙港码头的第一艘轮船。因为这艘轮船的航速比其他轮船都慢,所以,后来海门人戏称动作缓慢的人叫慢大生。这个绰号成了海门二十世纪本土文化的一个细微印记。内河航线也有五条:青龙港至茅镇、三阳镇、四甲镇、三星镇、二甲镇。短短几年,车水马龙的青龙港,进入天下人的耳目。

时至二十世纪末,长江下游多条大桥跨越南北,天堑变通途,过江客运和有些过江航运渐渐被公路运输替代,1999年,青龙港码头驶出最后一艘客运轮船,原本喧嚣的港口日趋冷清。然而,青龙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拖着长长短短汽笛声的客轮,还会时不时地悄悄溜进当年天南海北旅客的梦乡里……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青龙港码头

青龙港轮船码头营运不久,张謇在码头西侧的川洪河口建筑了会云闸。川洪河是海门沙地复涨时日盛沙与永埠沙之间的天然河道,涨沙成陆当初,两岸都是茂密的芦苇,蜿蜒而北数十里,直至四杨坝,一片青葱。多年前,笔者曾经采访世居河畔中兴镇的九旬老人盛树芳,她说:老辈里流传,说这条河原来叫川洪河,张謇造了会云闸,河名改叫青龙河。青龙飞腾会白云,好彩头!原来的川洪河弯弯曲曲,深深浅浅,张状元造闸后,把河道开直挖深……”再后来,会云闸更名为青龙港船闸。据有关资料显示,船闸是由大生三厂出资42342两白银,聘请荷兰专家特兰克设计,1919年施工,次年竣工的。船闸属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室长108米,叠梁式木闸门启闭,非常先进。会云闸是大生三厂的配套工程,是工厂水路运输的枢纽,有了船闸,船只进出长江就有了安全保障,方便了大江南北的船只进出通海地区。在以水上运输为主的年代里,有力地增进了苏北广大地区和苏南以及长江中上游两岸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这个船闸,如今是青龙港唯一的百年遗存,而且至今仍然是长江下游的重点船闸。

 

青龙港船闸

与建筑会云闸同时期,青龙港还建造了一条轻型铁路,从码头到大生三厂,全长6公里左右,主要用于大生三厂进出货物。最早的名字叫青龙港铁道,原本计划铺筑到四杨坝,因为张謇曾有在四杨坝兴办大生四厂的规划。以后这条铁路定型了,从青龙港到大生三厂,所以就称青三铁路。这条铁路是海门有史以来的第一条铁路。

这条铁道,当初完全是因为应急而铺筑的。大生三厂建厂之初,长江边川洪河口的会云闸还没造好,川洪河水位无法控制,到了冬天或小汛,川洪河又浅又狭,船只根本无法通过,而江畔从江南和上游运来的石子、黄沙、水泥和各种建筑厂房的材料堆积如山,不能顺利运到厂区工地。那个时候张謇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筹建大生三厂事务由他三哥张詧主持,张詧在《大生三厂创办经过情形报告书》中,有关于建筑轻便铁路的说明:建筑之初,闸工未竣,港道浅狭,黄砂、石子、水泥及各种材料到港者堆积如山,厂中待用甚殷,而转运不及。时闻欧美大工厂多获轻便铁道之利者。为促工程之敷设。每值冬令,潮小河冰,厂用煤炭物料悉赖以装载。为了加速大生三厂建厂速度,再三计议之后,决定学习欧美经营工厂的做法,铺设轻便铁道。

 

青三铁路火车

铺设这条铁道,张謇原来要请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设计的,不料特莱克在三余镇修建遥望港九门闸时不幸病逝,他的助手、河海工程学校毕业生宋希尚继承了特莱克的未竟事业,完成九门闸工程后,张謇把大生三厂铁道的设计施工交给宋希尚,并亲自带领他察看地形,规划线路。当初设计的铁道从大生三厂煤炭堆场到青龙港全长15里,购地270亩,后因长江北岸严重坍塌,铁道后退,减为11里。铁道轨距宽1米,钢轨为25英寸窄轨,硬杂木做枕木。有关资料显示,铁道所需的火车头、车厢、平板车、钢轨都由大生驻沪事务所吴寄尘和沈燕谋经手,通过洋行向英国购买。其中车辆包括蓝色客运车厢2节,黑色运货车厢8节,平板车若干节。采购所用规银:铁路44939198两,车头二部18599266两,车房、码头5310921两,火车桥1236566两,合计81538827两。

大生三厂的轻便铁道于19216月竣工,同年10月正式通车,专为大生三厂运输物资。小火车的时速15—20公里,班次不定,往返一次约两小时,每次运载量在40吨左右。与驳船运输相比较,效率高出10倍以上。标志着海门的交通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试车的照片看,人们对火车这种海门从未有过的交通工具满怀新奇:乘客不满足于坐在车厢里,每节车厢门口站着穿长袍马褂的摩登人士,因现代化的曙光照进海门地方而个个神采飞扬……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要比其他地方的农民在家门口见到铁路火车早好几十年,难怪引以为荣。 

大生三厂

1894年,清朝政府惨败于中午战争,次年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面对割地赔款,还容许日本在国内办厂的奇耻大辱,张謇义愤填膺,毅然放弃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接受两江总督张之洞的委派,下海经商,创办大生纱厂,以此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他在亲笔拟订的大生纱厂《厂约》中声明办厂宗旨:“……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产之棉力韧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张謇起草的《厂约》条文,袒露了自己救亡图存的拳拳爱国心。

大生纱厂成功创办后,不少海门农民多了一条生存之道,奔赴南通进厂务工。1904年,张謇又兴办大生二厂,1914年再办大生三厂。

 

大生三厂外景

张謇兴办大生三厂的宗旨与大生一厂、二厂一脉相承。他在上奏禀请立案稿中写道:禀为集股创设大生第三纺厂,恳赐批准立案事。窃维立国之道,首重民生,富民一方,……择于海门县境之常乐镇地方设立大生第三纺厂……伏祈农商巡按部使[农商部巡按使]鉴核,俯赐批准立案,一面饬下海门县知事实力保护,俾利进行,深为公便。

获得农商部批文这年,张謇正在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任上,所以筹建诸事多有张詧张罗。大生三厂招商集股,初定股本120万两白银,每股100两,共12000股。选址在常乐镇南湾,购地621亩,价值64178两,作为厂基和厂市。1915年,张詧在老宅敦裕堂设立监工账房,开始建厂事宜。19197月厂房破土动工,192012月建成,施工期为18个月,共计工房建筑2365间,其中纱厂、布厂钢筋混凝土建筑1032间;总办事处、花行、批发行、花纱布栈390间;轧花拣花间、脚花间、翻砂间、机匠房等91间;工作场舍、门丁室、材料栈、夫役室等120间、男女工人宿舍395间、账房、警卫、市房等336间。全厂工程造价816093两白银。工厂设施齐全,位居一流。

 

大生三厂全景图纸

大生三厂原向英国订购的3万锭纺机、4000双线锭、400台织布机,以及配套的引擎、锅炉等机械设备因受欧战影响,直到1921年春才陆续运到。这些机器设备安装时,英国工程师惠灵顿见工地上到处都是土木砖瓦,接待工程师的洋房还未竣工,苛责三厂招待不周,在张詧家住了两天就扬长而去。张謇、张詧决定自己安装机械设备。他们以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毕业生马季谟、于石圃、瞿觉先、唐人杰、施秀山、习是则等六人为技术骨干,加之一、二厂机工傅鸿生父子、沈一机等人设计排车、安装。1010日,大生三厂试纺成功,朝野一片赞扬,国人扬眉吐气。

 大生三厂生产的第一批产品于11月在上海事务所开盘时亮相,16三星牌纱条匀色洁,可以和上海名牌16九狮媲美,售价比大生一厂的16魁星棉纱还要高出10元。有关资料显示,每万纱锭平均每天产纱量比较,大生纱厂是25件,大生三厂是3335件,大生三厂大约高出 33%还多。

 

大生三厂鸟瞰图

大生三厂开机投产,首先让4000农民华丽转身,成为产业工人,客观上壮大了工人阶级力量。这些第一代农民工的收入也高出一般人,以后的近百年里,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在大生三厂打工拿工资,这个家庭就衣食无忧,这是海门人有目共睹的事情。

大生三厂开机投产,改变了海门的棉纺织业生态,改变了海门百姓的认知。清同治年以后,海门农户种的棉花,自纺自织,自给有余,开始出售土布。土法织布将棉花纤维搓成棉条,手纺成纱,每工纺纱只有23两。织布用木制的手拉梭织机,眼、手、脚并用,每天织布不过152丈布,布幅较狭窄,15尺样子。产品销往东北、湖南、湖北等地。大生三厂生产的10支、12支、14支棉纱,适合农村织造土布的需要,改变了过去手工纺纱的状况,改用三厂的机纺纱(时称洋纱)织出的布,细腻平匀,质量好,工效也大大提高,还增加了百姓收入。

大生三厂开机投产,有力地推动了海门地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激发了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棉花的种植面积大大增加,棉花的品种也得到优化,产量质量都得到较大的提高。海门先民来自大江南北,传统种植的棉花品种有数十个,比较杂乱,其中以青茎、白花、红心鸡脚棉为最佳品种。在张謇先生创导的棉业公会、棉业试验场推广下,一度时期,海门地方普遍种植这一优良品种,提升了海门棉花的质量,海门农民普遍获得实惠。

大生三厂开机投产,推进了海门地方的水利建设,青龙河、通沙河、运盐河全面疏浚,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公路汽车在海门破天荒地出现,1921年,公路从南通造到海门、三厂、常乐,以后向启东延伸,新中国成立后的通启公路,就是从张謇年代的公路基础上形成的。其他社会公共服务事业也全面开启。

大生三厂开机投产,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气、财气,三厂镇因此幸运而生,并且很快成为海门地方最有活力的重镇。按照张謇实业所至教育所至的理念,还在厂区南边创建职工子弟学校——扶海小学,这所学校就是今天三厂镇小学的前身。

大生三厂是百年老字号,钟楼是大生三厂的标志性建筑。建造于1920年,是座样式玲珑别致、风格中西合璧的城堡式建筑,高大雄伟,被誉为海门第一楼。外墙青砖白缝,楼顶呈皇冠状。钟楼主楼净高25米,包括旗杆高度在内27.3米,分为5层。主楼半身两侧的小楼顶部都有女儿墙。底层三间面阔18米,进深6米,中间为宽敞的拱形大门通道,走出通道就是建在厂河上的3孔钢筋混凝土大门桥,全长15米,阔7米,过桥便是公路。这座雄伟的百年钟楼至今依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除钟楼外,还有总办事处、厂区车间、原棉仓库等建筑。整座大生三厂是保存完好的张謇文化遗存。

常乐镇

张謇年代,常乐镇南湾除了兴办大生三厂外,还在厂区北边创办了南通第二养老院——老老院。张謇先生和他三哥张詧在1912年以后的10年间创办了三所养老院。1912年,张謇用六十大寿的礼金和准备宴客费三千元,在南通城南倡建第一所养老院,他的三哥张詧七十岁时效法弟弟,在家乡常乐镇南湾兴办南通第二养老院。张謇先生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意,题名老老院。张謇在老老院开幕演说中说:夫养老,慈善事业。迷信者谓积阴功,沽名者谓博虚誉。鄙人却无此意。不过自己安乐,便想人家困苦;虽个人力量有限,不能普济,然救得一人,总觉心安一点。他还向社会各界发出倡导,好善之士,如能本此推广设立,不使一老人流离失所,此尤鄙人所深望也。

老老院有七架梁朝南瓦房四埭,并配备护理人员和医生,还有个手工场,让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手艺活计。养老院建成之后,周边数十里无依无靠的鳏寡老人有了栖身养老之所。老老院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因建三厂中学而拆除了,但老老院的名字及方位牢牢印记在人们的心里,是海门地方的一个著名地标。

 

老老院开幕典礼照片

在常乐镇和三厂镇之间的青龙河东侧,有两个村子的名字和张謇密切相关,一个叫孝威村,一个叫玉竹村。

孝威村,为纪念杨点而存在百年。杨点(1840-1923),字梅汀,家住凉帽店,当年属于常乐镇地界,他身怀武功,长于医术,家设诊所,为人刚直,爱打抱不平。

光绪二年(1876),海门厅同知王家麟发放一种征收田赋的通知单叫易知由单,衙门差役给四乡农户发放易知由单时,敲诈勒索,横行霸道,闹得鸡犬不宁,民怨沸腾。

一天,同知王家麟出巡晓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到各地巡视、考察、督查工作。王家麟路经凉帽店时,四乡村民揭起围腰旗拦道挡轿,要求王同知收回成命,撤销易知由单,仍旧按照原来制度,定期开征,便民完粮。然而王同知不肯答应,引起群情激愤,杨点更是火冒三丈,挺身而出,质问王同知。这时,锣声喊声,声震遐迩,群众越聚越多,前拥后挤,把王同知挤出轿外。差役无法维持,只好护着同知,奔逃回衙。王家麟惊怒交集,发签抓捕杨点、黄景仁等人。并以小梁山盗魁杨点,鸣锣聚众,捣毁官轿,殴打朝廷命官罪名立案。酷刑逼供,问成死罪。

张謇得知杨点冤情,有心援手。于是向他的恩师、省委员孙云锦诉说实情。张謇在光绪三年(1877)二月二十三日的日记中写道:早至海安……知孙师以查办海门由单事东去。登舟细问各情,具以实对……”由张謇日记可知,在孙云锦的官船上,他禀告杨点案件实情的。

孙云锦到了海门后,走访调查,复审杨点,核实案情,回省后重新审理判案,张謇在《啬翁自订年谱》里是这样记述重判结果的:“……案经孙先生侦察得实,平反昭雪,总督褫王职,定谳。”“征赋由单讧变案最终以杨点等平反,海门厅同知王家麟革职告终。张謇伸张正义,援手危难,为乡人树立了一个刚毅正直的榜样。

以后,张謇发挥杨点有武功的特长,约他一起协助地方筹办民间武装滨海渔团、复建慈善机构海门溥善堂、参加家乡的救灾活动。一度时期,杨点担任常乐镇巡警分局局长,任职期间,在地方禁赌、禁毒、禁妓方面铁面无私,不遗余力,深受民众的拥戴。杨点逝世次年,张謇亲题《孝威先生》木质匾额,送至杨宅,弘扬正直无私、孝亲敬老的品德。此匾现存于是张謇纪念馆。此后,杨点所在村被地方命名为孝威村。

 

张謇为杨点题匾

玉竹村的命名也有来历。清末民初,张謇在南通地方践行地方自治,推行村落主义,发展农业生产,致力农民致富。他先为乡亲父老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刘炜(1825—1914),小名旦诞。刘旦诞是个田精明,张謇与他是忘年交,称他田状元。鼓励他培育引进新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带领乡亲种粮植棉,发展多种经营,一起致富。张謇介绍刘旦诞引进中药材玉竹,带头种植。1910年,南京举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张謇推荐刘旦诞参加。会上,刘旦诞带去了他培育的大红袍赤豆,和旱稻种、白沙枇杷、玉竹等优良农产品参展,并获得大奖。从此,中药材玉竹的种植很快得到推广,当地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玉竹专业种植村,玉竹村由此得名,成了一方乡村永远的记忆,直至今天。

常乐镇西首的敦裕堂是张謇的出生地,是张謇高贵品格形成的摇篮,是张謇文化的发祥地。张謇在《啬翁自订年谱》开头中写道: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五月二十五日,卯时。生于海门常乐镇今敦裕堂前进之西室。敦裕堂,是张家老宅的堂号,敦,厚道、诚恳的意思;裕,有衣有谷,富裕的意思。可见,诚恳致富是张家立身处世、发家致富的准则。张謇的思想道德,源于家教家风。敦裕堂里,留下太多太多的砺志故事。

清咸丰六年(1856),张謇4岁,通海大旱,蝗自北至,作风雨声,辄蔽天日,落地积厚二三寸,户外皆满。先君、先母指谓此害人物。饥民满道,见袖饼啮者辄攫。先母杂蚕豆作饭,见乞者恒辍箸予之。余时能俯槛拾棒击蝗矣。这段文字来自《啬翁自订年谱》,记载的是通州海门地方遭受蝗灾,遮天蔽日的蝗虫从北往南,把成片成片的庄稼啃吃一光。父母告诉他说这是害虫,张謇又看到街头乞丐抢夺食物的场景,这时,母亲把自己碗里的蚕豆杂粮饭分给逃荒的吃。张謇就拾起小棒,伏在门槛上击打蝗虫。张謇自订年谱中的描述,反映张謇从小受到父母的教育熏陶,产生了善恶观念,心里埋下了仁爱的种子。

张謇21岁这年应恩师孙云锦之邀,到江宁任发审局书记(秘书),兼做孙云锦两个儿子的辅导老师。当年孙云锦给张謇开了100银圆的薪酬。到家后他把百元薪俸交给父母还债,父母十分震惊,把银圆放在供桌上教训儿子。若干年后,张謇记下了当时的情景:先君先妣命陈祖先位前而训之曰通海乡里教师宿儒,授徒巨室,终岁所得,不过如此(时银一两,当钱一千六百文;百金,则一百六十千,合俗所谓二百卦也),汝何能一出门即得之,此孙公念汝贫,望汝向上如此,须以为恩,勿以为分,但恩不可轻受,当永记。又训曰:家中债,有父母在,可渐理,勿以为念;冀非分财,辱父母。’”父母在祖宗的灵位前告诫儿子,如果为了还债,你有非分之财的念头,是对父母莫大的耻辱!教训儿子,知恩图报,正直做人。

敦裕堂里,有父亲不顾家道清贫,也要创捐建造丹凤桥这样乐善好施的榜样。敦裕堂里,有母亲穷苦人须周济,不必待有余遗言叮嘱。敦裕堂里,有少时的三哥张詧把读书机会让给弟弟张謇的手足亲情。

敦裕堂,是张謇攀登科举巅峰的起点,有青灯黄卷伴随张謇一万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寒窗苦读的学子经历,有金榜题名状元捷报悬挂于厅的高光时刻。

 

张謇高中状元捷报

敦裕堂的家庭文化,成就了张謇的丰功伟业,所以,1903年,在老宅沟西兴建新宅时,张謇手笔为新宅题名尊素堂。尊,尊敬尊重;素,一向,向来。意为尊重一向的家道门风,表达了张謇矢志传承家族道德准则和立身处世方式的强烈意愿。张謇独子张孝若曾说:我家有一种安贫乐道、独立自重的家风,我曾祖传之祖父,祖父再传之我父,真所谓水有源,木有根。敦裕堂、尊素堂的家庭文化,成就了张謇的丰功伟业,也成就了张謇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诚信品格、民本意识和开放胸襟。

故里常乐也是张謇产生创新灵感的圣地,他少时吟唱:浅倾家酿酒,细读手抄书的联语。以后,家酿酒,成了星星之火,点燃了他的创新意识,兴办了一个拥有世博金奖的企业——颐生酿造厂。张謇根据药食同源的道理,在酒中融入茵陈等中草药,泡制成的颐生茵陈酒,在1906年的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一举获悉金奖。张謇以创新精神,实现了颐养民生的办厂宗旨,并在万国博览会上占据一席之地,亮相世界,扬我国威。

 

张謇亲笔题写的工厂匾额

 

1906年,颐生酒获得意大利万国博览会金奖

 

张謇多次由衷表示:士负国家之责,必自其乡里始,他在长乐镇初等小学校歌里教育孩子们爱国先爱乡。言必信,行必果,他和他的家族在家乡创办了长乐第一初等小学、张徐女校、张徐第三小学、张沈第四小学、张邵高等小学等五所学校。以及民众教育馆、社仓、公厝堂等一批公益慈善事业。

张謇逝世后十年,社会名流和故里百姓为他在常乐镇东首的关帝庙里修建张公故里祠堂,以表深切怀念,无限崇敬。

常乐镇以北的青龙河沿线,流传很多关于张謇为民造福的故事。1884年,四甲坝一带遭遇春荒,张謇在正月二十日日记中记录:闻四甲颇有乏食之民,结队以索饷,多至数千人,有司漠然,可危也!与烟丈议发赈。在四甲饥民暴动一触即发之际,张謇发动乡绅,募捐救灾。四甲中学的前身是晚清名臣李鸿章发起捐资创办的东渐书院,与南通地方的紫琅书院、师山书院齐名,以培养精英为目标。1914年,张謇与其兄张詧筹银三千元,将东渐书院及东侧东岳庙改建为南通第三高等小学。张謇面对列强环伺,国破家亡的严峻形势,认准了一国之强,基于教育的理念,大力发展平民教育,智民强国。

张公堤

张公堤是后人给20世纪初张謇围海造田大堤的美称。1901年,大生纱厂正常投产运营,为了获得稳定的原棉供应,张謇申报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招股集资方式成立的农业公司——通海垦牧公司,作为原棉基地。他与汤寿潜、李审之、郑孝胥、罗振玉等人拟定章程,声明宗旨:务使旷土生财,齐民扩业”“为国家增岁入之赀,收本富之利”“储通海小学堂、农学堂经费。通海垦牧公司开垦的黄海滩涂,位于黄海之滨通州、海门的交界处。

 

通海垦牧公司股东在表门前合影

当年的垦牧之路,从青龙河往东,经过运盐河(又称老通吕运河),让大批民工通过水路进军黄海荒滩,开始筑堤围海造田。海滩环境十分恶劣,垦荒造田的困难比想象的大得多。1902年,历经千辛万苦,大堤工程基本完工,可是连续几天的狂风暴雨和汹涌的海浪把堤岸冲刷殆尽。许多投资通海垦牧公司的股民信心动摇,提出退股要求。这年,张謇已是半百老人,面临意想不到的挑战,他仍然豪情万丈,义无反顾,请旅居南通的江宁画家单林作画《东海牧夫长五十小象》,赠予三哥张詧,表示兄弟携手开发黄海滩涂的决心。

 

张謇请江宁画家单林作画《东海牧夫长五十小象》

十年艰辛磨一剑,终使沧海变桑田。通海垦牧公司围垦造田2560多万亩,创造了兴垦历史的奇迹。清代末年的著名政治家翁同龢十分推崇张謇的盐垦事业,评价说:范公堤外张公垦,饱腹心心十万家。通海垦牧公司实现了旷土生财,齐民扩业的目标,张謇欣喜万分,在公司的望稼楼上,信笔题联:多把芳菲泛春酒,已见沧海为桑田

继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后,张謇于1903年创办同仁泰盐业公司,这个公司为吕四场、余东场合并之地,面积广大。为了尝试改革传统的煎盐和经营方法,张謇亲任公司总理,学习日本的先进制盐方法。该公司生产的精盐在意大利赛会上获最优等奖牌。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博览会上荣获特等奖。同仁泰盐业公司所产食盐大多通过运盐河转送到大江南北,千家万户。

在张謇的示范引领下,南起长江口,北至连云港,东起黄海,西接范公堤,南北600多华里,东西约100华里的沿海荒滩上,兴起了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垦牧热潮,围海造田数以千万亩计,十分有效地缓解了当时通海地区地少人多的矛盾,缓解了突出的三农问题。那时候,海门人把张謇年代围垦的黄海滩涂统称为北荡,开生种地叫种荡田。二十多万通海缺地农民浩浩荡荡走上北上垦荒之路。

在黄海之滨的垦区,张謇把大量的资金投入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培育大片产棉基地的同时,有意识地规划乡村建设。

垦区的水利建设结合筑路建桥、绿化造林、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乡镇建设统一规划,同步进行。

张謇要求:河成堤成,堤成路成,河与堤,路与桥,分级规划建设。绕区的大河可以行驶小汽轮,通达江海。绕区的大堤成为交通道路,宽阔的公路可通汽车。在垦区,河、堤、路建成之后,必定植树绿化,选择耐盐碱的树种,建成防风林带,形成优美的生态环境。横向成埭布局民居,每隔45公里选择水陆交通便利之处设一集镇,先后新建小城镇25座,如海复镇、三余镇、余东镇、大豫镇、大丰镇(现大丰县城)、合德镇(现射阳县城)等等。这些集镇都设有自治公所、公园、运动场、邮局、钱庄、典当、商店、警察所。

张謇在垦区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教育、医疗卫生、市镇建设、交通、通讯、社会治安、社会福利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据1937年淮南盐垦总管理处对17家盐垦公司的调查统计,垦区共有公路1761公里,桥梁711座,电话线路631公里,仓库(堆栈)474间,轧花厂、榨油厂、纺织局14处,测候所、雨量站10处,武装警察936名,诊所10处,合作社95所,小学54所,中学2所,技术训练班2处。

 

 

垦区风景

张謇是这样描述垦区景象的:栖人有屋,待客有堂,储物有仓,种疏有圃,佃有庐舍,商有廛市,行有涂梁,若成一小世界矣。

为了培养农垦事业的专门人才,1902年,张謇在通海垦区开办农学堂。在通州师范附设农科和蚕桑科。后又改为甲乙两种农业学校。1919年,张謇以南通甲种农校升办为南通农科大学。农校的设备十分先进,校内设有十多个实验室,聘请日本老师任教,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派遣毕业生出国留学,学成后回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农校还有农场、林场、牧场、苗圃、测候所供学生实习与科学研究。农校出版《南通新农业》《农光》等专业期刊,为农业生产服务。

张謇还专门主持农会举办的露天棉作展览会,以推广先进的植棉技能,引进、推广高产优质的美棉与中棉种植,提高棉花品质与产量。据中国华棉业统计会资料,“1930年至1934年间,江苏长江以北的新旧垦区的棉田已占江苏棉田面积的二分之一,占了全国棉田面积的12分之一。棉花产量也大体如此,垦区启东、海门、南通、如皋、东台、盐城、阜宁七县的棉产量占江苏全省的份额是:193041.31%193238.46%193458.87%(胡焕庸:《两淮水利盐垦实录》)。同时,棉花的品质也有很大的提高。1910年,通海垦牧公司的美棉,在南洋劝业会上获利了优等奖牌。而以前,国产的棉花只能纺8-12支粗纱,美棉引种后,我国的棉纺业自己有了32-42支细纱的原料。苏北沿海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使昔日的荒滩变成了棉仓。

苏北垦区产棉基地的建立,原棉产量、质量的快速攀升,强势推进了大生棉纺业的发展,大生纺织成为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棉纺企业。因此,张謇于1912年获得民国政府颁发的嘉禾勋章,1922年获得民国政府颁发的一等宝光嘉禾勋章。南通地区工农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的繁荣,1915年南通被中央政府公布为全国模范县。是那个年代的乡村振兴典范。

当年的垦区,就是现在江苏沿海南通、盐城、连云港这三个中心城市的东部地区,也是今天南融长三角、北联渤海湾、沟通中西部的黄金海岸

回首历史,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今天江苏沿海大开发的黄金海岸和百年以前张謇发起开垦的黄海滩涂,惊人重合。张謇,是黄金海岸的奠基人!

漫步通海垦牧公司旧址,当年的海堤残段还在,人们称其张公堤。当年的钢筋混凝土挡浪墙还在,人们已经把它建成垦牧公园,作为旅游景点。当年通海垦牧公司的办事机构海复镇还在,今属于启东市管辖的重镇了……

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了,时过境迁,但是海门地方的这根张謇文化记忆轴依然存在,清晰而深刻地铭记了张謇先生的丰功伟业和道德情操。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