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资料
张謇诗题绍熙砖
时间: 2023-11-22     次数: 2418     作者: 赵 鹏

张謇诗题绍熙砖

 

  

 

 

南宋绍熙纪年残砖拓片

 

张謇寄赠吉荣泰的诗笺

 

张謇致吉荣泰书札的信封

张謇有一首题作《为吉生咏绍熙砖》的诗,其诗云:“年少繇来辄好奇,寄将砖墨伴新诗。须知绍圣熙宁后,旋晦旋明是绍熙。”诗题中的这个吉生,就是东台学者吉城的儿子吉荣泰(通士)。张謇与吉城谊近师友,而吉荣泰比张謇要小36岁,更属晚辈,宜乎张謇称之为“吉生”。这诗所题的“绍熙砖”,指的是吉荣泰收藏的南宋绍熙纪年残砖。

张謇题砖的诗收录于《张季子九录·诗录》卷七,按照《九录》的编次,这一卷里所收的诗都应该创作于民国八年至十年间。后出的《张謇全集》,则以此为依据,将这首诗编排在民国十年底。现在细加追索,就觉得这个时间有些问题,在此稍稍展开一说。

按吉荣泰得到绍熙残砖后,似乎曾请多人题咏,如郑孝胥《海藏楼诗集》就收有题作《东台吉通士求题绍熙残砖》的诗,不妨附抄于下:

历劫砖残赵家地,入手摩挲绍熙字。颓垣废井万斜阳,吉君锦囊作珍秘。绍熙明昌各一天,可怜绍熙才五年。孝宗庙号信无愧,可惜生儿非象贤。阳武崩堤河一变,南派入淮彼曾见(自注:绍熙五年,河决阳武,从此南流,不能复塞。吉君云得此砖于合肥)。鹅湖鹿洞莫纷争,坐羡徐君堪斲砚(自注:张芑堂得徐君古砖,制以为砚,钱竹汀铭之)。

查看《郑孝胥日记》,则知他的这首诗写于民国六年农历六月初三日(721日)。吉荣泰英年早逝,其去世后,吉城有题为《石翁翁索观绍熙砖册怆题二绝》的诗,自注“题诗,张啬老最先”。由此可见,张謇的题诗要早于郑孝胥,也就是说,肯定要在民国六年农历六月以前。

近日有幸结识东台的吉家林先生,蒙他见示张謇寄赠其祖父诗笺的图片,并承告此诗作于民国六年。按诗笺署时款为“一月十五日”,这个时间早于郑孝胥所题,因此可以确信。看诗笺,原来的诗题是《东台吉生寄所得绍熙残砖拓本索为诗》,这个题目记叙题诗的缘由很是清楚,只是收入《九录》时被简化了。

张謇的题诗,后两句有点难看得懂,而第三句“须知绍圣熙宁后”,诗笺还别作“须知绍圣元丰后”,则更不知何谓。“绍圣”和“熙宁”分别是北宋哲宗赵煦和神宗赵顼的年号,神宗在前而哲宗在后,“元丰”也是哲宗的年号,“绍熙”却是南宋光宗赵惇的年号,这几个皇帝之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相关的东西可以联系。猜想张謇是着眼于砖上的“绍熙”年号,联想到北宋哲宗和神宗的年号里各有一字与之相同,由此生发感慨。因为哲宗在位十五年,神宗在位十八年,而光宗却只有短短的五年,故说他是“旋晦旋明”,犹如昙花一现。至于诗笺的“元丰”,可能是张謇只记着要说神宗的年号,才误把“熙宁”写成“元丰”的。元丰年号里没有与绍熙重复的字,所以诗意转晦,更不好猜测。这诗收到《九录》时,应是经过了改正,至于这改正者,看来也只有张謇自己。

本诗的前两句,意思很清楚,是说吉荣泰年少而好奇心强,寄绍熙残砖拓本及自己的诗作来请题。这个绍熙砖的拓本如今仍可一见,只是所附吉荣泰的诗作却无从觅读了。

原载《江海晚报》2023年11月22日第A12版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