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学术研讨
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普及读物
  站内搜索  
 
  学术论文
学习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 应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三对重要关系
时间: 2022-09-14     次数: 9099     作者: 季建林

 

学习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

应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三对重要关系

 

季建林

 

 

  

● 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张謇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总书记视察江苏以来,各地围绕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持续掀起学习宣传热潮。为更好学习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我们应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张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与中国共产党救国方略的关系;民族资本的两重性与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关系;大生集团衰败的历史条件与主观因素的关系。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爱国是近代以来我国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从清末民初的张謇,到抗战时期的卢作孚、陈嘉庚,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称赞张謇先生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一年多来,有近百万人参观南通博物苑,1万5千多名企业家到张謇企业家学院学习培训,兴起了学习张謇企业家精神的热潮。当前,如何正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张謇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指示,推动学习张謇企业家精神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以下三对重要关系。

一、张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与中国共产党救国方略的关系

鸦片战争后中国跌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饱尝西方列强的凌辱。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投资设厂,以实际行动践行“实业救国”的主张。张謇通过对中国现状的思考和对外国列强社会经济发展的分析,意识到:要改变国弱民贫的现状,不在于兵,也不在于商,而在于工农业和教育的发展,提出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途径来救亡图存,认为要“救治中国,救活之法,唯有实业教育”。张謇“父实业母教育”之理念付诸实践,在南通兴办各类企业约三十个,形成了以轻纺工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创办了约370所学校,还大力投资市政建设,兴办博物苑、图书馆、天文台、育婴室、养老院、医院、济良所、残废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并修建了数百公里的公路,使得南通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誉称南通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令人痛心的是, 包括张謇先生在内的近代中国爱国人士所提出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并为此付出的一系列努力,虽取得了一定成效,最终却均以失败收场。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他们没有认识到:近代中国已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中,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企图通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对旧体制、旧制度进行修补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不符合西方列强的利益从而无法实现。

对此,毛泽东同志作了深刻阐述,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 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肩负起挽救中华民族危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达28年的浴血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之后,又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今天,在充分肯定张謇爱国主义精神与业绩的同时,必须理直气壮地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除中国共产党的救国方案以外的所有救国方案,包括张謇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都因其阶级局限性,脱离国情,脱离人民群众,必然最终走向失败。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救亡图存唯一正确且成功的救国方案。因此,对张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成效的宣传不能过分夸大,不能称其为成功的救国方案,不能称张謇业绩“后无来者”,更不能认为这种所谓渐进式改良也能推进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此问题上如无明确立场,必损毀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和执政之合法性。

二、民族资本的两重性与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关系

大生纱厂是张謇实业的开端,也是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的代表,20世纪20年代大生集团纱锭总数占全国的6.91%。“大生纱厂的成立和发展,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帝国主义的市场和原料供应,起到了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作用”,同时带动了一些商人、地方大力投资发展近代工业。大生纱厂在当时的中国极具影响力,如美国学者武凯芝所言:“大生纱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国自己创办的最成功的工厂。”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发展民族工业过程中,具有反对本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和西方资本主义压迫的革命性和爱国主义精神,但同时也有对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进行压迫和剥削的反动性与落后性。这是由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与压迫的本质决定的。作为主张实业救国的大生资本集团也概莫能外,其突出表现就是压低工人工资和对工人的工头制管理,还建立了实业警卫团。而作为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利益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大生工人运动,诉求从增加工资、减少劳动时间,发展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工人革命运动。

对此,1961年出版的《大生一厂工人斗争史》有详细记载,现摘编如下:1924年和1925年期间,共产党江浙区委曾派陈延年等同志在南通地区开辟工作,在上海工作的恽代英同志,也同南通的进步学生团体建立了联系。邱会培(江西省兴国县人)1921 年考入南通纺织专门学校读书,1925年夏进入大生一厂当职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建了中国共产党南通独立支部。1926年,江浙区委派陆景槐到南通,联络了大生一厂工人赵金、张门四、李如生和张招姑娘等组建了工人俱乐部。1927年8月,中共南通县委成立。大生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反抄身、反罚工、反巡丁、反私设公堂、反对黄色工会、反对剥削压迫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并扩展到其他纱厂。如1925年7月为增加工资的罢工运动,1927年秋工人要求“扩锭”的同时增加工资的罢工,1928年反对厂方开除工人“三月大罢工”,193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万名工人罢工示威大游行等。这些工人运动,有的取得胜利,有的遭受失败,有工人受伤或死亡, 工人领袖被逮捕和判刑

现在,南通将大生纱厂留存的历史建筑,如钟楼、公事厅、专家楼、清花间厂房、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旧址、唐闸实业小学教学楼,以及张謇纪念馆(南通博物苑)等,作为近代纺织工业发展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这是完全应该的。同时,又在大生纱厂遗址建立南通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南通独立支部纪念碑、南通师范学校党支部纪念碑,以纪念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南通大生纱厂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这也是完全必要的。

今天,我们在学习纪念张謇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和历史业绩的同时,对于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30年代领导的南通大生纱厂工人运动的历史不能忘却,不能淡化,更不能因为要学习张謇企业家精神而避讳甚至否定。淡化、避讳和否定这段历史,就会否定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的合法性。学习张謇企业家精神和铭记中国共产党领导大生纱厂工人运动的革命历史,两者统筹不好,将两者混为一谈,或者将张謇企业家精神纪念地列为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基地,或者将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30年代在南通革命活动遗址列入张謇企业家精神纪念地,则是完全不妥和错误的。现在,有的在张謇纪念馆(南通博物苑)等处开展共产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有的将中国共产党南通独立支部纪念碑作为学习张謇企业家精神的打卡地,有的将张謇实业报国事迹列入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等等,应予以提醒和纠正。

三、大生集团衰败的历史条件与主观因素的关系

张謇创立的大生集团运营到最繁荣时,却因资金链断裂被银团接管而逐步走向衰败。大生集团的衰败,有其历史背景:1914—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中国民族资本有了发展的环境和空间。张謇抓住历史机遇,兴办大生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又加强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遏制与打压,西方的棉纱棉布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致使大生棉纱市场萎缩,亏损严重。但在同期的无锡荣氏企业集团却兴盛发达,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两者所处的客观环境与条件一样,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我们不应苛求前人,也不应以今天的眼光与标准要求前人,但是,仅强调客观因素,或仅用“历史局限性”来分析,不易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笔者从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这个角度分析,认为导致大生资本集团衰败主要是五个失误:

1.市场占有失误。一次世界大战前,中国棉纱市场以16支以下粗纱为主,大生的12支“红魁”棉纱竞争力强、盈利多。一次世界大战后,棉布以细纱代替粗布,棉纱以20支以上为主,大生纱厂没有及时进行产品结构转型调整,仍以生产粗纱为主,亏损严重。1922年,每生产一包6支纱就要亏损14.75两,一厂亏损39万多两,二厂亏损31万多两。

2.发展战略失误。受办厂初期高额利润的刺激,没有分析和评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棉纱棉布市场发生的结构性变化,1919年张謇作出再办八大纱厂的规划,匆忙上马,结果失败,浪费了大量资产。垦牧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私人资本是无法也无力承担的,但大生集团办了20家垦牧公司,投资没有收到预期效益,成为资金上拖垮大生集团的重要因素。

3.企业管理失误。张謇从西方搬来工厂制度,但是管理上没有摆脱小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人威望、个人经验管理工厂,虽采用了一些科学管理手段,但没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及技术标准,用“拿摩温”工头法管理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管理阶段。大部分公司领导体制是家长制,股东与张氏家族的矛盾,以及张詧与张孝若的叔侄不和,致使大生集团内耗不断,影响企业正常经营。1904—1914十年间,随张謇创业的老一代创业者相继去世,张謇感到孤立无援,人才缺乏并断层。张謇很多精力放在社会公关上,基本上不过问企业内部事务,无法应对企业管理危机。

4.资金运作失误。一是官利拖累。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时,通过刘坤一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不论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均按年利八厘起息,“按年取息,不问盈亏”。结算时,先派官利,然后结算营业利益。不足,即谓之亏损;有馀,再分红利。官利分配使企业负担沉重、资金紧张。大生一厂投产时,44.5万两投资中集股不过25万两,其余皆为各方贷款。在其后的企业扩张过程中,企业总支出中还本付息部分常占20%以上,1922年竟占了43%之多。二是利润分配不合理。大生纱厂公积率为7.54%,厂务管理人员花红分配占纯利的47.97%,再加上官利,股东分割了赢利总额的69.1%。约90%的利润被资本分割,用于扩大再生产的不足10%,设备无法更新,生产效率与市场竞争力大为下降。三是财务管理混乱。企业内部缺乏资金核算和监控机制,大生集团后期财务管理混乱,违章挪用公款现象经常发生。1906年张謇动用60万两投资社会事业,董事局执《公司律》加以限制无果,大生驻沪事务所凭张謇手渝即可贷进放出

   5.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失误。张謇办实业的本质是为其救国政治目的服务的,大量资金被抽调到那些该由政府和社会承担,虽然高尚伟大但超越自己能力和当时无法实现的目标事业中去。张謇是中国民族企业家,可他更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四处筹款办企业,一心做大企业,却忽视企业盈亏,甚至违背企业正常经营规律。企业发展顺利时,他有实力投入社会事业。可是一旦企业经营不利,这种企业办社会的倒金字塔结构便会轰然倒塌,而企业却无能力自救。著名民国学者胡适在《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中评价张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成的志愿而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张謇是近代中国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但张謇是人不是神,将其宣传成十全十美之人,既不符合事实,也不利于准确、完整地掌握和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张謇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研究张謇在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失策与局限,对于我们今天更科学、更深刻、更全面地学习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会有更多的启迪。

 

 

释:

①张连莹:《“父实业,母教育”之卓伟绩》,《近代改革家张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8月第1版,第1018页。

②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470页。

③穆垣      <<大生    人生  的调  ( 1899—1949) >>[M]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

④南通第一个党组织南通独立支部诞生地:革命星火从这里燎遍江海大地《南通日报》2021325A3版。

⑤沈祖炜:张謇与大生企业集团的兴衰,2020-05-12 22:54百度。

 

(作者简介:季建林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教授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