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论文
张謇的法治思想对当今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借鉴意义
时间: 2024-06-26     次数: 1008     作者: 章 婷

 

张謇的法治思想对当今

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借鉴意义

 

  

张謇是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者。张謇在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存亡之际,毅然回乡创办企业,走实业救国、实业报国、实业强国之路,为南通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南通地方自治、现代化城市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张謇是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早期开拓者,他的法治思想和法治探索实践,推动了中国民主化法治化进程,为当前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智慧和经验。

一、张謇的法治思想及法治探索实践

(一)参仿日本,君主立宪,推动民主法治进程。张謇处于晚清社会较为混乱、震荡的时代,也是君主专政向半封建半殖民地转化的时期,光绪二十年(1894),出身寒门、饱读诗书的张謇历经26年考场沉浮,终于金榜题名、状元及第。张謇早在20岁时应邀担任淮军统领庆军幕僚文书,随军参与平定朝鲜,撰写多篇政论文章,深得政界、军界、学界特别是光绪的老师翁同龢的认可与赏识。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謇怀着探究日本明治维新后飞跃发展,成为东亚头等强国的目的,东渡日本开展了为期70天的考察访问。张謇在日本看到了大清与欧美、日本的差距,感悟日本明治维新后政治体制完备,运用法律治理国家秩序井然、经济腾飞。张謇认为:“政治能趋于轨道,则百事可为”,提出仿照西方国家及日本政体,实行宪政改革。张謇积极参与维新变法,为提携自己的翁同龢出谋划策,先后3次主导国会请愿运动,成为当时立宪派领袖之一。张謇致力于“振积弱而图自强”为宗旨的立宪运动前后历时8年,他认为,自己一生经历的大事中,“莫大于立宪之成毁”。

(二)立法先行,注重规范,掀起近代立法高潮。张謇法治管理的重心在立法,认为:“立国以法律为本”“法者轨道也,入轨道则平坦正直”。注重开展经济立法。认为经济活动应当“乞灵于法律”,渴望“法律固文明”,他在担任全国农商总长时,强调“农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两年时间内主持制定和颁布《公司条例》、《商人通例》等法律、法令、条例20多个(约占早期民国政府立法的70%),涵盖工业、农业、商业、森林、税务、公司运营、航洋渔业、商会等多个方面,为促进经济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注重民族工商业的保护。民国三年(1914)张謇主持制定的《公司条例》和一系列配套法规,首次明确规定了公司法人制度,确立了营商创业所必需的基本规则。张謇通过提交保息法案、建立示范制度来维护经济主体的权益,通过制定《公司条例》完善公司的治理。注重民族工商业的规范。张謇以合理的利用外资和稳定证券市场来规范国内的投资行为;从推进盐业近代化和统一度量衡两方面来依法规范政府管理经济行为;通过对币制与银行进行改革以及对企业减免税的方式来完善财税法律制度。注重环境保护立法,张謇主持制定了《森林法》、《狩猎法》、《渔业法》为三大支柱的生态法律体系,为中国近代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秉承开放,接轨世界,吸收西方法治文明。张謇处于晚清社会结构及阶级结构都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具有国际视野的张謇认为“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张謇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和利用外资振兴实业的同时,积极吸收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通过立法维护国家主权。面对晚清关税自主权丧失造成的严重进出口失衡,张謇呼吁关税自主,尤其注重从国际法的角度争取国际支持,利用国际惯例和对等原则争取自主权。根据国际法中“各国人民有专权捕渔,在本国沿海辖内等处,他国之民不与焉”的规定,主持绘制了我国第一部渔场海图,提出“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海洋权益理念。主张依法进行国际交往。倡导和实践“实业救国”的过程中,形成了依据法律来管控和调整涉外经济活动的思想。张謇说法治是国际交往的基本规则,顺应法治化的世界潮流,国家的对外交往就会顺利,否则就会被拒之于门外。张謇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法思想,主持制定颁布了中国首部破产法——《破产律》,以确认中国私人工商资本和自由竞争市场体制的合法地位。张謇仿效欧美及日本的证券交易相关法律制度,主持制定了近代中国第一部证券交易法规《交易所条例》,推开中国证券之门。

(四)关注民生,奉献社会,推动南通依法自治。被誉为“地方治理的模范”张謇,30年强毅力行,专注于南通地方自治。通过发展实业以求民富国强。光绪二十年(1894),清末状元张謇放弃功名利禄回到家乡南通,创办了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数十家企业资本集团。利用教育提升民众素质。张謇运用企业发展积累的资金创办了纺织、师范、农业等学校近400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张謇注重法治教育。他积极开办法政学校,培养法律人才,传播法治思想。依靠慈善缓解社会矛盾。有着“兼济天下苍生”为民情怀的张謇,主动扛起社会责任,倾情投身慈善事业。他说:南通的“一风一雨,一冷一暖,都在我的心上”。张謇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先后创办了育婴堂、养老院、残废院,还创办了收留流浪乞丐的栖流所及改造妓女的济良所等,南通成为当时国内唯一街上看不到乞丐的城市。在张謇的影响下,南通率先初步建立老百姓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社会保障体系。当时胡适先生赞叹:“他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影响及于全国”。南通成为当时闻名国内外的“全国模范县”,成为梁启超心目中“中国最进步的城市”,成为外国友人眼中的“中国的乐土”。

(五)以德为先,将信为本,积极投身法治实践。张謇坚持以德为先。一代儒商张謇认为“一国之立,必有其本。本何在?在道德”、“法律原于道德,在团体则以法律济道德之穷。在个人则当以道德为法律之本。”张謇重视商业道德。在清宣统三年(1911)应邀赴北京商业学校演讲时,他明确告诫学生:“商业无道德,则社会不能信用”。张謇以法治理念管理企业。在创办大生初期,张謇借鉴中外企业的管理经验,亲自撰写厂约,制定章程25条,定立规矩195条,制定公司董事会组织架构,明确员工股东的监督机制,形成大生纱厂较为完善的公司制度体系。张謇诚实履行契约。张謇奉行“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原则,他说:“国可以弱,可以小,不可无信。无良,不人;无信,不国。”张謇坚持质量为先,规定必须用最优质的棉花纺出最优质的纱,如果有人马虎或者掺假,他一定重罚不饶,绝不准以次充好。大生纱厂出品的“魁星牌”棉纱是当时全中国最好的棉纱之一。重视信用传承。张謇教育儿子张孝若要讲信用:“当悟人生信用,做事作人一而二二而一”,张謇去世后,张孝若继承父志,承担起经营大生集团及南通诸多企事业发展的责任。

(六)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尊崇维护司法权威。张謇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他指出:“私计实业之事万端,我国民智待牖,必有法律而后有准绳”;“法律依于事实,事实见于证据,证据所至,法律随之”。张謇认为证据是事实的载体,是司法领域的“正义之基”,在给袁世凯的长信中,张謇以案件发生、证据未布、证据披露为关键词将“宋案”划分为三个时期,逻辑性极强,充满了“从证据到事实”的法治思维。张謇注重协调政府与社会关系,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管理,但政府必须依据法律管理,才能取得普遍性及规范性的社会效果。张謇注重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他制定了《关于制止各级政府对商人注册刁难勒索致各省区咨文》,明令制止地方官吏勒索,并鼓励被勒索人向上级机关投诉。

二、张謇的法治思想对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借鉴意义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城市决胜未来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百年前的先贤张謇,开展立法和法治实践探索,对当今依法治国和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要始终把法治作为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通过筑法治之基,聚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努力将“法治”、“诚信”打造成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

(一)健全完善立法,打造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法律是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当前,我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制度供给,要进一步借鉴张謇的立法先行理念,对标国内外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完善相关地方性立法,构建简明高效、科学合理、便利民生的法制保障体系。要顺应市场主体需求,及时推出更精准、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促使涉企施策落地生根。建立立法、行政、司法协同配合机制,强化重点领域制度规则和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推动形成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管规则。

(二)坚持文明公正司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要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重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平等保护各种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持续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树立“用户思维”,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动态调整涉企“免罚轻罚”清单,通过政策辅导、行政建议、规劝提醒、走访约谈、说服教育、回访复查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规避违法经营行为,保护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平等、独立、合作和互补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明确法治、有限与服务型政府定位,聚焦企业、群众所急所愁所盼问题,革新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压时限、减成本、提质效,促使办事流程更加便捷高效。密切政企联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做到服务保障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四)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张謇坚持诚信经营、崇尚道德、践行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对当今企业的经营实践具有借鉴价值。要采取多种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结合执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引导企业自觉学法遵法,培植遵法守信、崇德守正的良好企业形象。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分级监管,将信用风险等级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结合,实现监管资源合理高效配置。

(五)打造一流开放合作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采取“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等举措,促进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赓续传承发扬张謇“开放主义”思想,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建立更公平、更和谐、更自由的国际贸易环境。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开拓和资源配置。加快规则、规制、标准、管理等制度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原载《謇园》2023年12月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