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机构  
张謇研究中心
其他研究机构
  站内搜索  
 
  张謇研究中心
张謇研究中心简介
时间: 2014-12-08     次数: 35019     作者:

张謇研究中心简介

 

一、组织机构

张謇研究历史悠长。张謇先生在世时,就有学者开始研究张謇;先生逝世后,张謇研究绵延不断。20世纪50年代,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张謇研究的学术氛围渐趋活跃,南通以邹强、曹从坡等同志为代表的学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张謇,并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著述,与此同时,张謇日记的后半部也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但是,由于“左”的影响,特别是“文革”期间,张謇的历史贡献被全盘否定,张謇研究被迫停止,张謇研究的学者受到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恢复,但在张謇研究领域,“左”的影响依然存在,不少研究者还心有余悸。就在此时,在中共南通市委的支持下,曹从坡等同志联合南京等地的一批学者,发起成立张謇研究中心,并得到了市领导的支持,经中共南通市委批准,19841225日,由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联合组建的张謇研究中心在南通成立,曹从坡任干事会会长。当时,张謇研究中心是一个跨地区的学术团体,干事会成员中有南京大学、省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根据有关规定,外地学者陆续淡出,从1990年起,张謇研究中心开始在南通市民政局注册登记,领导成员也有所调整。1987年,曹从坡因健康原因辞去干事会会长职务,任干事会名誉会长,李明勋任干事会会长,后又陆续聘请张绪武任名誉会长,朱剑、程亚民、李炎、张柔武为顾问,并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的张謇研究学者任特约研究员。20131213日,张謇研究中心召开会员代表会议,会议通过了研究中心章程(修改稿),选举马斌、王敦琴、尤世玮、庄安正、许建华、孙模、李明勋、杨树德、吴广正、肖正德、张廷栖、张慎欣、陈炅、金艳、周月思、赵鹏、赵明远、倪怡中、郭继荣、姜平、都樾、黄鹤群、蒋国宏、戴致君为干事会干事,选举李明勋为会长,尤世玮(常务)、黄鹤群、张廷栖为副会长,戴致君为秘书长;聘请张绪武为名誉会长,朱剑、程亚民、李炎、张柔武、穆烜为顾问。张謇研究中心的成立,为新时期的张謇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成为南通社科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张謇研究中心成立30年来的主要工作

1.编辑出版《张謇全集》,为张謇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开展张謇研究,张謇的著述是基础。张謇生前,曾印刷出版过一些著作的单行本,张謇逝世后,其子张孝若主持编辑《张季子九录》,1932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但这些著作存世极少。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建议南通编辑《张謇全集》,这一建议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张謇研究中心成立后,在会长曹从坡的主持下,于1987年组织编辑工作班子,由张謇研究中心和南通市图书馆联合编辑《张謇全集》。编辑工作在人力、经费比较紧缺的情况下艰难起步,1994年,《张謇全集》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从酝酿到成书历时10年,全书67册,400余万字。1994年版《张謇全集》的出版,为张謇研究提供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原始资料,推动了张謇研究的开展。

由于种种原因,1994年版《张謇全集》存在着收集资料不够齐全、编辑体例不尽合理、校勘不够精细等缺憾,给研究者应用带来不便。为此,2003年在扬州大学举办的“纪念张謇150周年诞辰高级论坛”期间,与会的专家学者提出,为适应张謇研究事业发展的需要,应当重新编辑一部新的《张謇全集》,市领导对此非常重视,20048月,市委宣传文化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启动新编《张謇全集》的工作,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为首的新编《张謇全集》领导小组和编辑委员会,聘请了一批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和编委会的顾问,组建了工作班子,落实了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参编单位有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档案馆、南通博物苑、南通市图书馆、南通大学张謇研究所、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张謇专项基金管委会等。在李明勋会长(领导小组副组长)、尤世玮副会长(编委会副主任)的主持下,编辑部成员克服重重困难,征集了数百万字的张謇轶文,进行了反复的校勘、考订,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制定了体例和凡例方案。2007年,经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批准,新编《张謇全集》列入清史文献丛刊。经过8年多的努力,新编《张謇全集》于201112月全票通过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验收,201212月,新编《张謇全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并于张謇诞辰160周年之际公开发行。新编《张謇全集》共8册,620万字。全集出版后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该书还荣获2012年度全国古籍图书出版一等奖、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特别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2.编印、出版张謇研究资料,努力构建张謇研究资料中心

张謇研究中心成立之初就有学者提出,要使张謇研究中心成为张謇研究的资料中心。30年来,张謇研究中心坚持不懈地搜集、整理张謇研究的历史资料,编辑、重印、出版了一批张謇研究的书刊。第一,与有关单位合作,出版张謇研究的历史资料。如与市档案馆合作,编辑、出版了《大生集团档案资料选编》纺织编Ⅱ、Ⅲ、Ⅳ、Ⅴ编,盐垦编Ⅰ(上、下册)、Ⅱ、Ⅲ编,《张謇所创企事业概览》等,与南通市图书馆等单位合作,编辑、出版了《大生纺织公司年鉴》、《开拓与发展》等。第二,组织编写或资助出版一批张謇研究的图书。如先后组织编写了张謇的传记读物《张謇》,分别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和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列入江海文化丛书),姚谦的《张謇农垦事业调查》、《张謇与近代南通社会》(上、下册),顾毓章的《江苏盐垦实况》,顾纪瑞的《大生纺织公司经济分析》等。重印了一批张謇研究的历史资料,如《南通自治十九年之成绩》、《张南通先生荣哀录》、《张謇轶闻》、《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二十年来之南》、《张謇故事》以及日本驹井德三的《张謇关系事业调查报告》等。编印出版了《张謇与近代盐垦及江苏沿海开发》、《特来克与南通水利事业》、《特来克与南通保坍史料》等。第三,编印了《张謇研究年刊》。从2003年开始,每年将上一年度在全国报刊上刊登的有关张謇研究的论文选择一部分,同时选取部分本地学者未公开发表的论文以及相关的张謇研究的信息资料汇编成当年的年刊,至今已编印13册,并将19262001年期间的研究成果搜集汇总分批出版(19262001年张謇研究年刊),历年年刊已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3.开展张謇研究,积累研究成果

张謇研究中心成立后,一直将组织开展学术研究作为主要工作任务,通过进行课题招标,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研讨会、座谈会,对张謇在政治、经济、教育、慈善、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活动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1987年开始,张謇研究中心与有关单位共同发起在南京、北京举办了三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即19877月,与南京大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发起的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19958月,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历史学会、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江苏省经济史学会、南京大学共同发起的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8月,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国历史学会、南京大学、江苏省经济史学会共同发起的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2000年的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南通市副市长季金虎代表市委、市政府在会上致词时承诺,由南通市举办第四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张謇研究中心积极向市领导建议,并与南通大学于200611月,共同承办了第四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历次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汇集了全国各地和日本、韩国、美国、荷兰以及港台地区的学者,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的专家。一个历史人物,能在20多年的时间内连续举行多次国际会议进行研讨还是不多见的。历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论文结集出版后,对张謇研究在全国的开展,使张謇研究在学界逐成为一门显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第一、第二、第三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由张謇研究中心组织南通学者所提供的论文数量都达到论文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此外,张謇研究中心还利用张謇诞辰、逝世周年祭和其他纪念活动与有关单位合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如1993年举办了“纪念张謇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论文集《再论张謇》;199711月,与张謇研究基金联合举行张謇研究座谈会,北京、上海、南京、南通60多位学者参加,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主席李德生发来了贺信;199811月,与南京大学、江苏省社科院在南京举行“纪念张敬礼组编《大生纺织公司年鉴》50周年报告会”,同年12月,在南通举行“纪念《大生纺织公司年鉴》编撰50周年座谈会”;199912月,与南京大学、江苏经济史学会在南京联合举办“张謇盐垦研讨会”;20027月,与南通工学院、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南通医学院联合举办“张謇教育思想研讨会”;200210月,与南通工学院、南通博物苑联合举办“孙支夏120年诞辰学术研讨会”;200211月,与市对外友协、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金沧江研究所联合举办“金沧江学术研讨会”;20036月纪念张謇150周年诞辰期间,举办张謇研究专家座谈会;20056月,与日本涩泽荣一纪念财团联合举办“中日企业家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贡献——涩泽荣一与张謇比较研究国际会议”;20068月,举办“张謇与晚清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200710月,与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纪念张謇创办农业职业教育10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89月,与通州张謇研究会联合举办“张謇盐垦事业学术研讨会”;20097月,与市水利局、荷兰王国驻沪总领事馆在南通举办了“特来克与南通水利事业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12月,在启东举办了“张謇与沿海开发学术研讨论证会”;20116月,举办“张謇与盐垦事业学术研讨会”;201110月与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民革南通支部联合举办“辛亥革命与南通学术座谈会”;201211月,与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张謇专项基金管委会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张謇职教思想学术论坛”;20136月,组织人员参与了上海市社科联举办的“张謇与上海学术茶座”;20137月,与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大学张謇研究所、张謇专项基金管委会、南通博物苑联合举办“纪念张謇16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20141031日,与南通大学张謇研究所、南通市档案学会、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张謇职教思想研究会、南通市历史学会联合举办“张謇与甲午战争”学术座谈会。这些研讨会的召开,提升了张謇研究的学术水平,在张謇研究队伍中形成了浓烈的学术氛围。

4.扩大张謇研究队伍,开展对外交流

30年来,张謇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张謇研究中心不仅与国内外张謇研究的知名学者建立了联系,聘请他们担任特约研究员,而且团结、联系了一批本地的张謇研究者,组织他们参加国际或国内的学术研讨会。研究中心与市区高等院校、机关事业单位的张謇研究机构(组织),与市档案馆、南通博物苑、市图书馆以及常熟的翁同龢纪念馆保持着密切沟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了研究资源的共享。现在的南通张謇研究者不但有高、中等学校的教师,还有机关干部、离退休人员,他们当中,许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高中级技术职称,并有张謇研究的专著或发表有张謇研究的论文,尤其可喜的是年青一代的学者已逐步成为张謇研究的主力军。

张謇研究的开展,促进了对外学术交流,以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平台,吸引了东亚、欧美以及港台地区学者的关注,他们纷纷著文前来参加研讨会,或来通进行学术访问,开展学术交流。先后来南通进行张謇研究学术交流的有日本、韩国、美国、荷兰、德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的高校代表团和学者。张謇研究中心的负责同志应邀去日本、韩国进行了学术访问,还与日本涩泽荣一纪念财团建立了友好关系。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研究者把张謇研究的成果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每年都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来张謇研究中心进行学术访问,查阅资料,进行学术交流,中心也为这些学者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学有所成,成为张謇研究的专家。

5.挖掘张謇研究资源,服务地方建设

张謇研究中心始终把服务地方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目标。特别是最近十多年,先后组织张謇研究者参加“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论证,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参加南通历史文化的研究,承担了南通历史名人调查、唐闸近代工业遗产普查,南通历史建筑和历史名人故居调查,为南通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作出了贡献;组织撰写了江海文化丛书《张謇》、《唐家闸》、《沈寿》、《南通成陆》等;参与组织论证唐家闸申遗,提供有关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为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化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献计献策;向市有关部门建议,保护和开发城市绿谷;与新闻媒体联络,支持作家、艺术家创作有关张謇的文学、影视作品,扩大其影响。

30年来张謇研究中心多次被评为南通市的先进社团,2010年还被评为全国的社团标兵,驻会人员的论文和课题多次获奖或受到表彰,在南通市“五城同创”活动中,张謇研究中心荣立集体三等功。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文化体制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张謇研究工作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张謇研究中心成立已30周年,俗话说“三十而立”,展望未来,张謇研究任重道远。我们要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使自身肩负的“研究中心、信息中心、资料中心、人才中心、服务中心”的职能进一步发挥,为促进南通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为“张謇学”的构建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