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故里,怎不见张謇故居?
陈 平
常乐张謇故里小镇
壬寅年正月初一,我去看了张謇故里小镇。新落成的项目叫柳西半街,主要包括四街,分别为:清末老街主题的“长泰街”、民国风主题的“謇公街”、演艺主题的“啬翁街”、东方美学主题的“季直街”。现在“长泰街”、“謇公街”已经成型开放,另二街还未建成。我们逛了半天,里面项目很多,如民俗、物产展销等,但没有看到张謇的故居。查示意图上有一处标着“謇舍”,以为就是张謇曾经居住过的房子,赶紧寻去,却是个招人住宿的旅栈。号称张謇故里,却不见张謇故居,是不是有些舍本求末、名不符实,起码是缺少了基本的内容。
张謇1853年出生时,家里“瓦屋五间,草屋三间”。20年后兄弟分家,张謇住西厢屋三间,称之为“草堂”。又过了20年,张謇于原址翻建新房,取名“柳西草堂”,仍是普通农居。又过了10年,即1903年,张謇在旧宅沟西建了新宅,前后六进房,人称“状元府”。新宅落成后,柳西草堂依然保留。张謇“移居西宅(即新宅),以东宅归叔兄”。从此,张謇在故乡拥有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宅园。
此外,在张謇老宅东侧有"张氏家庙吴氏附祠"(建于1896年);这祠堂前有表彰张謇父母的“乐善好施”牌坊(建于1899年);张氏家庙东侧是张氏私立初等小学(1904年底开办);在新宅西侧有頣生酒厂(初创于今属启东的通海垦牧公司,1903年因被海潮冲塌厂基而迁建于此)。这样,在常乐镇西侧纵100多米、横200多米的范围内,形成一片规模较大的张氏家族建筑群。
张謇去世后至今,沧桑巨变。除了颐生酒厂外,张謇故居等构筑物都消失不存了。现在重建张謇故里,应着重恢复张謇故居等历史遗迹,因为这是反映张謇精神风貌和当时历史现实的最重要、直接的资料;可能考虑到已在常乐镇东建了张謇纪念馆(利用庙堂旧址改建,又称张公故里祠堂),不需要重建张謇故居,以作陈列展览之用,但可以考虑重建“柳西草堂”,因为它存续时间较长,几乎贯穿了张謇的一生,体现了张謇故居的典型意义,影响也大,如命名《柳西草堂日记》,而且体量小容易建筑;再退一步,修建张謇故居等遗迹的模型或标志,陈列在原址等适当位置,总不能不留一点关于张謇的明显印记吧;至于颐生酒厂,更应该加强保护,并努力提高,发展生产,保留张謇故里的活的遗产。
可能我看到的情况不确切,以上意见供有关部门参考,以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