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创造中国诸多第一的先贤和楷模
黄正平 吴昊翔
导语: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通州人。他的一生,在中国近代史上参与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很多人想给张謇下一个定义,说他是近代南通的缔造者,是我国第一位被世界承认的企业家,他集士子、文人、状元、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令人瞩目的成就,更创造了诸多个第一。可见,我们很难有一个定义能完全概括得了他。
一百多年前,在清末民初“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张謇创办了以大生纺织公司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开发滩涂,推广植棉和棉种改良,推动了苏北沿海棉垦区的形成;创办了一批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高等学校,在南通构建了相对完整、门类齐全的教育体系;对南通进行了全方位的经营,使南通从一个偏僻县邑转变成一个名闻遐迩的近代工商业城市。胡适曾这样评价张謇:“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1]可见,张謇的爱国主张和救国实践对近代南通乃至全国均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盛赞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这是对张謇企业家精神本质的高度概括。
起而行之,筚路蓝缕,在“实业救国”实践中的第一
清光绪二十年(1894),是张謇人生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在张謇高中“恩科状元”后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张謇开始探索一条救亡图存新路——“实业救国”。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开始,张謇起而行之,筚路蓝缕,创造了近代民族工业中的多个第一。
1.全国第一个大型民营资本集团——大生企业集团。
大生企业集团的核心是大生纱厂。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底,张之洞让回乡尽孝守制的张謇设立商务局,创办大生纱厂。办厂之初,张謇面临的巨大困难便是资金问题,甚至在上海筹集资金时一度不得不靠卖字换取回家的路费。在尝试了“商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等几种办厂方式以后,张謇最终选择了“绅领商办”的经营模式,为民营资本独立办厂开辟了一条新路。这种摆脱官方制约的独立自主经营模式,让大生纱厂在创办初期展示出蓬勃生机。从筹备办厂到开车出纱,历经40余月,从此,沉寂已久的江海大地上机声隆隆。大生开车之际,张謇的恩师翁同龢特意撰写了一幅对联“枢机之发动乎天地,衣披所及遍我东南”,以示祝贺。
大生纱厂建立以后,张謇等注重利用南通本土棉花种植和土布生产的优势,使大生纱厂在外国列强资本侵略步步加深的夹缝中仍能保持盈利状态。清光绪三十年(1904)大生纱厂生产能力扩大了一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崇明外沙的大生二厂建成开车,并设立大生纺织公司。此后十余年间,大生企业系统获得空前的发展。民国十年(1921),海门的大生三厂开车投产,民国十三年(1924)通城南郊的大生八厂建成投产,后更名为大生第一纺织公司副厂。至此,大生系统共有纱锭16.69万枚,布机1020台,分别占全国华商纱厂设备总数的9.53%和10.75%,[2]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纺织企业系统。在此期间,大生企业系统逐步构建了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发展冶铁、制造、电力、食品、轮船运输业及通讯、金融、商贸、仓储等企业,在南通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至20世纪20年代初,南通共建成37家企业,形成门类齐全、资本额达2483万两白银的大生资本集团,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民营资本集团。
2.中国第一家农垦股份制公司——通海垦牧公司。
清末,海岸线不断东移,原先的盐场逐渐退化为荒滩,失去了产盐的功能。为此,张謇提出“废灶兴垦”方略,筹划在沿海滩涂建立垦牧公司,“广植棉产,以厚纱厂自助之力”[3],为大生纱厂开辟原棉生产基地。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通海垦牧公司创办,这是中国第一家农垦股份制公司。它的创办,标志着张謇企业活动从工业扩展到农业,开资本主义大农业之先河。张謇从实际出发,创新建立“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从而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种租佃制的实行,有利于通海垦牧公司统筹全局,完成单个小农家庭无法单独完成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等生产组织功能。
通海垦牧公司的成功,带动了江苏东部沿海一带的垦殖运动。10余年间,这里涌现出像大有晋、大豫等40多个农垦公司,吸引了数十万移民北上开垦,垦植土地面积超过70万亩,使淮南盐垦区形成了我国近代最大的产棉区。“多把芳菲泛春酒,已见沧海为桑田。”这是张謇为通海垦牧公司望稼楼题写的对联。垦区内市镇设施、教育机构等齐全,成为地方建设的典范,而通海垦牧公司的建立,则是中国农垦现代化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坚苦自立,庠序以教,在“教育救国”实践中的第一
张謇“在商仍向儒”,在倡导“实业救国”的同时,提倡新式教育,将“教育救国”的梦想付诸实践。张謇深感中国民智不开、公理不明,认为“图存救亡,舍教育无由”[4]。于是他提出“父教育,母实业”等主张,在实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兴办教育事业。
1.中国第一所民立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謇本着“立学校则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5]的理念,着手兴办师范学校。他不仅捐助私人财产,还发动地方绅商倾囊相助,并说服厂董,从大生企业系统的盈利中拨出部分资金作为学校运营的经费。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通州师范学校开学,这是中国第一所民立中等师范学校。张謇亲任学校总理,为该校题写“坚苦自立,忠实不欺”的校训,并且亲自拟定学校章程,聘请国内外名师,组织留学交流。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张謇又创办了通州女子师范学校。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起,张謇在通州师范学校先后附设测绘科、农科等学科,培养大批专门技术人才。张謇曾经自豪地说:“中国之有师范学校,自光绪二十八年始,民间之自立师范学校,自通州始。”[6]
通州师范学校建成后,张謇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设立“通州五属学务公所”,作为推广新式教育的办事机构,筹建各地的初等和高等小学。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张謇在亲自步行测算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和实施每16平方里设立一所小学分区布局的规划。南通由此开始逐步从传统教育体制向近代教育体制的转变。清宣统三年(1911),张謇主持制定了州(县)级地方普及4年义务教育的规划。至民国十五年(1926),南通县已建有初级小学329所,在校学生1.92万人;完全小学计21所,在校学生4013人。南通成为全国第一个普及4年制义务教育的县。
2.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高等学校——纺织专门学校。
为满足棉纺织工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张謇于民国元年(1912)创办了纺织染传习所,次年定名为“南通纺织专门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高等学校。张謇为该校亲自题写“忠实不欺,力求精进”的校训,又撰写《纺织专门学校旨趣书》,希望通过纺织人才的培养,使中国的纺织工业尽快结束“延欧人以司其命”[7]的现状。纺织专门学校学制为本科、预科两种,采用美国费城纺织学校的课程内容,强调“手脑并用”“实地之经验”。民国十年(1921),该校毕业生主持完成了大生三厂全部纺织新机的排车设计与安装工程。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是培养中国纺织专业人才的摇篮,打破了洋人对我国纺织技术的垄断。
3.中国第一所戏剧学校——伶工学社。
张謇说:“教育以通俗为最普及,通俗教育以戏剧为易观感。”[8]他聘请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来南通筹建戏剧学校,并于民国八年(1919)建成伶工学社,这是全国最早的新型戏剧学校。建成开学后,张謇还亲自讲授修身课,批阅学生书法习作,协助国文教材篇目选编。至民国十五年(1926),伶工学社共培养了戏剧专业人才60多人,在戏剧教育和艺术创新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在我国戏剧史上享有特殊地位。
除上述学校外,张謇还在特殊教育领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盲哑学校——狼山盲哑学校(1916年)。在职业高等学校领域,张謇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水利高等院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15年)、中国第一所航海高等院校——吴淞商船学校(1912年)、中国第一所水产高等院校——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2年)等。
鞠躬尽瘁,造福乡梓,在“新世界雏形”建设中的第一
在与北洋政府彻底决裂之后,张謇不再涉足政治,回到南通,扎实开展地方建设,在江海平原上打造出一个乌托邦式的“新世界雏形”,成为名闻遐迩的“全国模范县”。
1.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张謇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倡导者。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謇在日本考察期间除参观企业、学校外,还参观了各种博物馆,并认识到博物馆对教育的辅助作用。回国以后,他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南通创办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张謇亲自拟定博物苑的宗旨,即“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指导了馆苑设施的建设,拟订藏品征集启事,广泛搜集中外动植矿物标本、乡里金石文物、先贤遗文,还亲自设计陈列柜架,制定《博物苑观览简章》,形成了切合实际的博物馆工作方针。南通博物苑是一座园林式的博物馆,苑中广植花草树木、养殖珍禽异兽,与室内展品呼应。博物苑西部有濠南别业,为张謇故居,建于民国三年(1914),主体建筑是一座四层英式楼房,是我国近代吸收西洋建筑艺术的经典作品,现有张謇生平事迹陈列。
2.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气象台——军山气象台。
为了给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早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謇便在南通博物苑建中国第一个“测候所”,配备仪器,对南通气候进行观察记录。在担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水利局总裁期间,张謇非常重视气象对农林、水利的重要意义,于民国三年(1914)建立部属的测候总所,通令各省农业机关设立气象测候分所26处,这是全国普遍设立农业气象站的开端。民国二年(1913),张謇开始筹建军山气象台,民国六年(1917·1·1)正式建成,这是由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气象台,张謇亲任总理。该台记录、编印的气象季报、年报及年报辑要中英文对照本,分送国内与世界各国气象台及有关机关百余处,在国际上有相当声誉,曾被列入英国出版的国际气象台名册中。
3.全国第一个实施全境地理测绘的地区——南通。
张謇认识到城市发展需要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而规划的基础是测绘。他说:“建设之先须规画,规画之先须测绘”。[9]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7),张謇在通州师范学校附设了测绘科,以培养测绘人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1),张謇以测绘科毕业生为基本队伍,建立了通州测绘局,并自任局长,开始对南通进行地理测绘。从清光绪三十四年至清宣统三年(1908—1911),测绘面积为南通全境7435方里,共测图791幅,绘图865幅。自民国四年(1915·8)起的两年间,测绘局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全境水利测绘,共测图345幅,绘图401幅。南通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全境地理测绘的地区。
张謇对南通城市建设的贡献,有的即使不是“第一”,也能称得上“一流”。建成了一座全国一流的新型剧场——更俗剧场,曾邀请梅兰芳来南通与欧阳予倩同台演出。张謇创办的新育婴堂、养老院、医院、济良所、贫民工场、残废院等慈善机构,弥缝实业、教育所不能及者,缓和社会矛盾;他创办的图书馆、五公园、公共体育场等设施,完善了城市功能。张謇通过30多年的苦心经营,将南通打造成“全国模范县”,《密勒氏评论报》等媒体曾专题报道了南通的城市建设。
张謇先生经营的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城市建设起始之早、功能之全、理念之新、实践意义之强,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城市典范。2002年,中国城市规划的权威、两院院士吴良镛通过对南通与西方同时代城市和近代中国同时期城市的对比,认为张謇经营的南通在城市建设及其理论方面更具典型性和相对完整性,“南通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它不同于租界、商埠或列强占领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是中国人基于中国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10]。因此,吴良镛先生在科学求证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张謇先生经营的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
2020年11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通视察,专程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故居,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他再次高度评价张謇,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作为中华文化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张謇意识到落后必然挨打、实业才能救国,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提倡实干兴邦,起而行之,兴办了一系列实业、教育、医疗、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群众,造福乡梓,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
一个人,一座城。张謇曾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11]张謇正是以这样的人生情怀和实干精神,以强毅之力行其志,给南通留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民族资本集团、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一套完善的城市设施、一系列公益慈善事业。张謇所创造出的诸多第一,以及对民族、对国家所做的贡献,无愧于“先贤和楷模”这一身份标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民营企业家要看到“先贤和楷模”张謇的示范意义,见贤思齐,增强爱国情怀,争当开路先锋,担当社会责任,增进民生福祉,勇于创新、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做无愧于时代的“张謇式”企业家。
注释:
[1]张孝若著:《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中华书局1936年版,胡序第3页。
[2]《中国近代纺织史》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近代纺织史》(下卷,1840—1949),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版,第204页。
[3]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四),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0页。
[4]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八),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566页。
[5]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四),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70页。
[6]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四),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66页。
[7]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四),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330页。
[8]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四),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444页。
[9]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四),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478页。
[10]吴良镛著:《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46—47页。
[11]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四),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508页。
(原载《謇园》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