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区成功举办第18期研读沙龙 ●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研读张謇《己酉元夜坐花竹平安馆蒨影室悼怀徐夫人二律》

故乡故人故情,研典研史研心。2025年11月2日上午,《张謇全集》研读沙龙(第十八期)在状元故里——常乐如期举行。

活动由海门区张謇研究会、历史学会、张謇故里景区管理处联合举办,近20人齐聚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学謇大课堂,共同研读张謇先生于1909年2月5日怀念亡妻所写诗作《己酉元夜坐花竹平安馆蒨影室悼怀徐夫人二律》。

本次沙龙由海门区历史学会会长徐俊杰主持,他提出了研读要义:解析诗中意象与情感,感受张謇对夫人徐蒨宜的深切追思;明晰家庭生活对张謇的影响;延伸探讨诗中体现的张謇女性观,感受他在家庭悲情与时代视野下的多重形象。

海门区张謇研究会副秘书长吴开宇承担本次导读任务。她首先从诗歌体裁入手,分析张謇先生创作律诗的笔力与功力。随即以元稹的悼亡诗《遣悲怀三首》为参照,对全诗进行了精妙解读。二律中其一追忆往昔温馨,其二直面生死离别,虽大半落笔于徐夫人,但何尝不是张謇内心的坦露。她以“元夜”为基点,再现了一对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贤妻佳婿。诗中“同步月”“为添香”“治客装”“为儿忙”等日常细节,将夫妻间的深情、对亡妻的思念、对生命的无奈一一展现。从“灯火相依”到“孤身愁对”,从“十年喜”到“霜髩斑”,今昔对比间,既有对过往幸福的留恋怅惘,也有对生死相隔的心酸无奈,更有对妻子操劳身逝的追悔莫及。


讨论互动环节,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周至硕、黄建栋、陈松林、朱凌佳、黄彩萍、徐晓石等与会者,纷纷就诗歌的内容细节、创作背景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森森”之另解,此“添香”与彼“添香”之异,“无闲”与“拼得闲”是谁之“闲”?“月下魂归识旧颜”中的“旧颜”是谁之颜?“仓卒行窝成小屋”为何有两个版本?徐夫人究竟身患何症?张謇先生为何不堪“日斑斑”?一系列的追问,从细处入眼,从大处入思,推动研讨交流走向深入。

活动最后,张謇研究会会长张裕伟作总结发言。他用“研读文本深入、剖析情感细腻、解读层次专业、前期预备用心”四个关键词,高度肯定吴开宇的导读工作,并提出拓展建议 ——希望其结合本次导读,进一步搜集史料,围绕张謇人生中重要的两位女性徐端、沈寿展开比较研究,形成更具深度的研究成果。同时,他对全体成员后续研究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求将主题沙龙的研究篇目先行自研,夯实研究基础;二是建议主题沙龙以“多元检测”的形式,提前检验成员的准备情况,确保研讨质量与效率。他希望全体成员潜心研究,从张謇的文字与人生中挖掘更多思想养分,让张謇研究既有深度、更见温度。
(撰稿:逍遥;摄影:馨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