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论文
赞西园之美 发为政之思——龚其伟回应张謇作《西园八咏》
时间: 2019-10-16     次数: 2448     作者: 沈振元

 

赞西园之美  发为政之思

 

——龚其伟回应张謇作《西园八咏》

 

沈振元

 

 

近读郭晓敏市长为“共建美丽海门”致全市人民的信,深受教育和鼓舞,不禁想起百年前的三位致力于建设美丽海门的人物:海门厅同知王宾、爱国爱家乡的状元张謇、师山书院院长龚其伟。他们的思想行为在今天依然有学习借鉴意义。

清光绪十九年(1893)二月,王宾出任海门厅同知(县长)。三年后,不仅“政事既理,士庶安习”,而且将破败不堪的园林整治一新。光绪二十二年(1896)八月,张謇游园后,欣然为王海门作《西园记》,赞西园之美,发为政之思,称王宾为政若“治斯园”,施政不杂,成事理致,冲融简夷,久而不厌,并提议:“标园为西,列观游之事八,志之图以永之,征邦人士歌和而赓之,致于累帙。”由此,园定名为“西园”;园内景观为八处:一篑亭、藤芦湾、双莲池、榆柳桥、听耕轩、桐阴居、苏梅廊、来鸥馆。当时师山书院院长陈国璋等作诗唱和,但流传下来的诗作不多,其中著名的是龚其伟的《西园八咏》。

龚其伟(18651928),字颂墀,晚号尊任,乡谥文毅,恩贡生,海门麒麟人,曾任师山书院院长,中学教习;民国后,任江苏省议会议员;1919年应北洋政府高等文官考试,考中后留内务部任职。工诗,著有《尊任堂诗钞》《宣南吟稿》《白下酬唱集》。他在师山书院任院长时,正值王宾主政,两人志趣相投,过从甚密,对王的人品、才华、政绩等均有深刻的认识,因而十分敬重王宾。他的《西园八咏》赞西园之美景,颂王宾之盛德。

1. 一篑亭看山

山逢哲匠见精神,一篑亭收画景新。

邛壑添公胸次物,烟霞酿我海邦春。

花前拄笏携宾从,岭上归云识主人。

莫笑部娄是坏土,年来飞舄驻仙真。

首联紧扣山、亭,为全诗张本。师山筑于乾隆建厅之初,“以镇潮患”。至清同、光年间已很美了,同知章廷枫在《师山记》中称,“山之左右,有清渠旋绕,瑞日初升,锦鳞竞跃,绿荷翻露,红莲送香,仿佛西湖景”。山上种了许多花卉树木,“当好风辄至,望之如千顷翠涛与云影天光相荡”。至公余之暇,“与宾左僚吏,高瞻远瞩,焚香啜茗,弹松凤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可见师山已是官吏休闲接待宾客的场所,为“看山”埋下伏笔。“一篑亭”,乃西园新筑之景,“一篑”,是虚指,张謇“言其俭于似山之阜也”。亭建在小土墩上,它是西园的最高处,“据亭之中,仰辨云物,俯镜澄流,东望师山萧森之林,西志春秋隔水之稼。风篁雨筿,扶疏珑玲,有守约施博之美,而无幽昧险隘之虑,园之胜可望而揽矣”(张謇《西园记》)。诗中的“看山”,就是看师山,看王宾在师山接待宾客的情景。

据此,诗人在颔联提出一种思想:“邛壑添公胸次物,烟霞酿我海邦春”。意谓一般的土丘、山沟只能让人增长一点见识,只有山水胜景(烟霞)才能给人美的享受,酿造海门的春天。

颈联:“花前拄笏携宾从,岭上归云识主人”。这是“看”的重点,直接展示王宾干练、卓异的才能和很强的亲和力。“拄笏”,典出《晋书·王徽之传》一般官吏掌拿着笏板议政,王徽之却用笏拄着脸颊看山观景,悠然自得,王宾“拄笏携宾”,自有一种洒脱的气度。

尾联是点睛之笔:“莫笑部娄是坏土,年来飞舄驻仙真”,请不要小看师山是个小土丘,近年有一位“真仙”驻在这里。“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诗中又用了一个典故“飞舄”,典出《后汉书·王乔传》,东汉明帝时,王乔为邺令,每月朔望诣京无车骑,明帝觉得奇怪,侦知其至时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张网捕捉,仅得一舄(Xi,鞋)。后有“飞舄朝天云作路”之句。诗人用这个典故,意在突出王宾这个“真仙”。他使海门面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2. 藤萝湾步月

藤萝掩映绕湾前,步屧宣乘皓月悬。

绿荫春浓含雾气,清宵人立耸诗肩。

此间别有苍深境,小住浑游碧落天。

最是公余消夏好,冰心来证一轮圆。

藤萝湾确是消夏的好去处,张謇《西园记》赞美藤萝湾“剪莎翼菊,扶藤引萝,兰蕙蘅芷之披拂。可席而坐,筇而立,与宾客周旋焉”。诗人湾边月下散步,展示自己的感悟。

这是个让人陶醉的夜晚,皓月当空,藤萝掩映,绿荫春浓,雾气萦绕,清宵伫立,自然诗意盎然,诗肩耸动。“诗肩”者,诗人之肩也。每当诗情奔涌,诗人自然地耸动肩膀。“此间别有苍深境”,意谓这里苍翠深邃的境界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它的诱人之处在于稍作停留就觉得好像游历了仙境一般,美不胜收。似乎暗示读者,他在这里曾与一位尊敬的长者长谈,以致发生争论。然而,他们那清明纯洁的心可与天上的一轮圆月互相印证。可谓湾水含清晖,冰心在玉壶。湾边步月,景美心纯,就是本诗的主旨。

3. 双莲池饲鱼

每听游鱼泼刺频,花前投饵自来亲。

待公云雨池中物,得主芙蓉镜里春。

戏叶时分清俸给,啖香偶揽绿波匀。

亭亭翠盖棠荫似,也看鱼鳞作部民。

张謇在《西园记》中提到“芙蕖芰荷妍”“鳞之孕育而与畅其潜焉”。诗人则另有深意。他一方面以生动、细腻的笔调写鱼之乐和人之亲。“每听游鱼泼刺频,花前投饵自来亲” ;“戏叶时分清俸给,啖香偶搅绿波匀”。另一方面又暗示读者,这些快乐的“池中物”正享受“公”的恩泽,那些鲜艳的芙蓉正得到主人的亲睐,在明镜似的池水中尽占春的风采。尾联:“亭亭翠盖棠荫似,也看鱼鳞作部民”。道出了诗的主旨。“棠荫”,典出《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恩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召公在棠树荫下,听讼断狱,办理政事,公正无私,深得民心。后人将“召棠”“甘棠”“棠荫”用来称颂惠政及官吏的惠施惠行。诗人把亭亭的荷叶比作“棠荫”,把叶下的游鱼视作“部民”,以颂扬王宾亲民、公正的品格。

4. 榆柳桥听莺

榆柳桥边碧水浔,喜听鹂啭出新阴。

十年种树禽分荫,斗酒临风客赏音。

情重最怜求友切,语多应为惜春深。

知公酷爱珠喉意,劝和箫韵入上林。

暮春季节,西园内万木葱茏,碧草如茵,风水潇蓼,时流禽唱。榆柳桥边,榆树苍翠,杨柳依依、树阴里传出黄鹂的叫声。此时,王公把酒临风,欣赏这宛转悦耳的声音。慢慢地他听出了他们的意思,“情重最怜求友切,语多应为惜春深”。听着,听着,小鸟似乎也了解听者的心意,“知公酷爱珠喉意”,知公喜欢珠圆玉润的歌声,因而唱得格外动听,并且劝公以箫韵唱和,一起把歌声一直传送到“上林”(即高层或高雅之处)。他们互相聆听,互相理解,以至互相唱和,在环保人士看来,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而诗人的用意把人鸟关系,演绎为官民关系,以凸显王公的亲民品质。

5. 听耕轩采风

不薄淮阳惠化深,听耕轩敞日登临。

一犁春向农歌老,五裤吟收宦橐新。

官是亲民勤问俗,堂先悬镜共输忱。

采风公岂浑闲事,要慰苍生作苦心。

“轩”指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听耕轩”,用于“听耕”的房子,位于西园的西侧,隔水即农田。在听耕轩,可看农民劳作,可听农民号子,甚至可以与农民隔水交谈,它是政府了解农民的窗口。“采风”,古代称民歌为“风”,因称搜集民间歌谣为“采风”。领导人通过采风可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听耕轩采风》以通俗质朴的文字,刻画了一位经常登轩采风,亲民问俗的县长,他“要慰苍生作苦心”,令人敬爱。这首诗也突破了封建士大夫劝农、教农的窠臼,把农民写得朴实可爱,通情达理。“一犁春响农歌老,五裤吟收宦橐新”。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一犁春”,即一犁春雨,雨量相当于一犁入土所达到的深度,农民便因此觉得丰收在望,唱着古朴的农歌。苏舜钦《田家词》云:“山边夜半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获”。二是“五裤吟”,典出《后汉书·廉范传》,廉范,字叔度,建中初迁蜀郡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拥护,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裤”。襦:短衣、短袄。过去从来没有短袄,现在有五条裤子,表明富裕了。后人把“五裤吟”作为称颂官吏的用语。宦橐,即官囊,是做官所得的财物。

颈联强调“官是亲民勤问俗,堂先悬镜共输忱”。当官的不仅要“亲民”“问俗”,而且要明镜高悬,亮出自己的执政理念,消除官民之间的隔阂。

尾联,进一步指出采风决不是“浑闲事”,更不是作秀,而应当真心实意“要为苍生(百姓)作苦心”。

6. 桐阴居话雨

屋绕梧桐绿荫横,每逢好雨话凉生。

客来也作鸾凤集,坐久似谈风月清。

残滴阶空怜夜听,微河云淡忆诗成。

使君雅意兴膏泽,不独西窗剪烛情。

“桐阴居”,指梧桐树荫下的居室。“话雨”一词取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话雨”不是谈雨,而是指雨天思念远方的妻子。后称朋友聚晤话旧为话雨。这里指王宾与僚友雨夜谈心,写得含蓄、深沉、饶有风趣。屋绕梧桐,绿荫覆盖,一场好雨,鸾凤齐集,使君与僚友促膝长谈,直到风清月朗,残滴阶空,天河云淡,雅兴不减。“使君雅意兴膏泽,不独西窗剪烛情”,是点睛之笔。“使君”,指奉命出使的人,显然指王宾,他奉命由安徽霍丘到海门任职,在这雨夜,自然会有与妻子“共剪西窗烛”的情怀,但他却与僚友长谈,借这场雨为百姓“兴膏泽”,谋福利,显示了使君公而忘私的精神。

7. 苏梅廊题壁

香南雪北绝纤尘,爱靠回写句却新。

官客哦诗人亦韵,花阴染翰笔先春。

擘窠字大惊山鸟,著粉墙低聚墨宾。

料得词曹争疥壁,还翰何逊旧吟身。

进入西园大门,有一条东西走向长廊,两旁的房屋“翼然比于廊者”。向南望,只见“婆娑古薇,新植之梅”;向北看,积雪未消,一片银色世界。初春的苏梅廊,梅花绽放,如粉似雪,幽香四溢,沁人心脾。粉墙前,聚了一批“词曹”和“墨宾”,他们是应邀来“官阁哦诗”,到梅廊题壁,兴奋异常,跃跃欲试,希望一展身手。“擘窠”即擘窠书,原指刻印章时的分格,后统称大字为擘窠书。“擘窠字大惊山鸟”显示“墨宾”奔放的心态。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实际上是王宾。他身为拔贡,文才出众;书法功底深厚,早年专力晋、唐,中岁泛涉宋、元,晚以二王鲁公北海归恒,因而从容自若,运笔厚重遒劲。“料得词曹争疥壁,还输何逊旧吟身”。最后的赢家还是王宾。何逊,字仲言,南朝梁人,以诗闻名,又酷爱梅花。曾为扬州法曹,正值官梅盛开,何逊吟咏于梅下。后移官居洛阳,思梅不已,因求再任扬州。杜甫诗云“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诗人以何逊喻王宾,着力表现王的才华和爱梅两大特点。

8. 来鸥馆泛觞

临波筑馆待鸥来,文酒流连月几回。

海客息机齐入座,醉翁作郡例衔杯。

萧阁雅结清淡契,风景依然曲水隈。

我祝樽前王逸少,年年觞咏对花开。

师山书院南面有一条横河,河上常有鸥鸟翔集;河边有一酒楼,临河而筑,外形如舟,名为小鸥波馆,亦称“来鸥馆”,有“临波筑馆待鸥来”之意。张謇青年时期在师山书院读书时曾作《海门小鸥波馆》具体描述来鸥馆的特点,诗曰:

吾闻舟是屋,今看屋如舟。

烟水涵明镜,风云入小楼。

月常三面曙,窗有四时秋。

坐觉宫墙近,悠悠万古愁。

它历来是文人墨客的宴饮娱乐的场所。泛觞:水边饮酒。这首诗生动地描绘王宾与文人宴饮的场面:“醉翁”作郡,名流宴集,兰亭觞咏,梓泽笙歌,萧闲雅结,清谈相契。王宾的行事风格似乎与“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欧阳修相似,能让文人“从太守游而乐”,自己亦能“乐其乐”,以至一堂聚首,诸儒忘形。由于他雅好宾朋,深情潭水,深得文人的敬重与爱戴。“我祝樽前王逸少(王羲之字逸少),年年觞咏对花开”,说出了文人的心愿。海门亦由此形成“一时大雅轮齐扶”的局面,促进了海门文化事业的发展。

《西园八咏》,是龚其伟先生对张謇《西园记》中“征邦人士歌和而赓之”的回应;它从不同的侧面赞美海门同知王宾,使之成为一组精美的赞歌;“八咏”描绘了西园八景,让我们领略了西园之美。若从我国古代环境美学的角度加以审视,就不难发现,八幅优美的风景中所隐含的深厚浓重的家国情怀是不可多得精神传统,它将激励我们为建设美丽海门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海门市张謇研究会)

(原载《张謇研究》2019年第3期)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