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资料
一份关于颐生酒厂货款的张謇佚函
时间: 2025-07-09     次数: 303     作者: 羌松延

 

一份关于颐生酒厂货款的张謇佚函

 

——苏州市档案馆馆藏张謇佚函之颐生公司

 

□ 羌松延

 

张謇以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实践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翻检公开印行的张謇日记、年谱及其他文字,见于记载的张謇苏州之行或与苏人之交往颇多,有的关系还相当密切,由此可见他与苏州渊源之深。

为探寻张謇与苏州更为深久的文脉联系和情结,笔者于2023812月间多次走进苏州市档案馆,寻得馆藏张謇书信、电文等16份。经查,1991年该馆与华中师大合编、出版的《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一辑)》一书,收有其中关于苏省铁路、南洋劝业会、改定厘金案等函电内容,后被2012年版《张謇全集》收录,但仍有张謇为南通女工传习所缎料采购、吴江渔簖纠纷、中国图书公司招股等事所写、至少8份信件为佚函(另有复张謇函若干)。而其中的一份张謇致苏州商会(苏州商务总会惯称,也称苏州总商会、苏商总会)信,则事关颐生酒厂货款事。

据《南通市志》记载,颐生酿造公司(颐生酒厂),“年产白酒150吨,该厂所产颐生酒,酒醇味美”[1]。颐生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意大利国际博览会展出,荣获金质奖章(按:最高奖为金质奖章,次为名誉奖章,第三等为金牌奖章)[2]。其“主要市场为南通、海门、里下河和徐淮一带,一度销往江西南昌、九江等地”[3]。另有资料显示,颐生酒在上海、南京、苏州、嘉兴等地也有销售。如《上海学生联合会国日货调查录》(191910月)曾记其国货品名为葡萄酒、高粱烧,经营场所在上海法界大马路,负责人是王希成。[4]但因“输送略远,运脚、捐税层层剥耗,加以销阁无常,账款周折太甚,未甚便利”[5],致使颐生经营较为困难。1912年《颐生酿造公司第七届帐略》(该颐生帐略与说略均属佚文,原件藏南通市档案馆)显示,“在苏、嘉售酒亏价及运税:洋339728厘,在申酒亏价:洋345076分”。[6]其中,“苏常嘉之交款乃又不如沪速,良费踌躇”[7]。张謇的这份佚函,即为解决颐生货款拖欠一事而写。

 

颐生佚函

为颐生公司之酒运销

苏地有拖欠货款事致尤鼎孚函[8]

鼎孚仁兄大人阁下:

金轮曜景,木铎徇春。敬惟泰始延釐,履端纳祜,普五都之乐利,衣被重新,蘄百货于流行,利权在握,引瞻芝宇,借颂椒铭。弟等从事农商,勉持工业,绵效胡裨于危局,杞忧益迫于怀来,惟幸各端按部进行,与时差进,堪以奉慰厪注耳。兹有请者:敝处颐生公司之酒,运销苏垣各肆,岁计率数千元,其常共往来之家,信实可靠固多,而虚空宕欠,间亦不免。幸依台宇,将来或发生交涉事件,尚祈就近维护,届时容经理王君面谒一切也。专此豫商,祗请新安。

愚弟张詧、张謇顿首

正月初十日    

另有馆藏该函信封,上写“苏州商会总理尤大人鼎孚勋启”,右下方署“通州张缄”四字,而信戳上的“上海  正月十日”显示,该信寄自上海。信封上同时还记有收信日期:“宣统三年正月十五到”。

查《苏州商务总会受理商事纠纷一览表》,宣统三年第一条即为张謇来函一封,并列有“时间:一月十日,案由:为钱义兴酒行欠款事”[9]等信息。综合前述佚函正文内容、落款时间及此后的苏州商会回信,可判断表中所列函件即为该佚函,同时可知张謇此信写于宣统三年正月初十(191128日),该系年也与随后苏州商会的两份复函所署辛亥年一致。

尤先甲

再看佚函抬头与落款,信件由张謇与其三兄张詧合写,收信人尤鼎孚(18431922),名先甲,鼎孚是其字。尤为吴县(苏州)人,祖籍安徽徽州。光绪二年(1876)(一说为光绪三年)[10]举人,授内阁中书,曾二度调礼部任职。1883年丧父归里,后不复做官,居苏为绸缎商[11]并从事桑梓公益。1905年,尤与在籍湖北学政王同愈等筹设苏州商务总会,被公举为总理,连任五届总理及议董等职达20余年。1905年,为收回苏杭甬铁路权,张謇与王同愈等人发起创办“商办苏省铁路公司”,并在沪苏等地招募股份,尤任该公司驻苏分公司经董。同年,尤还参加了张謇在沪组建的预备立宪公会。1909年,为废除束缚工商业发展的厘金制度,张謇发起裁厘认捐运动,成立全省认捐事务所,分设江宁、苏州两处,尤任苏州事务所所长。尤还曾出任南洋劝业会吴县物产会会长等职。尤鼎孚去世后,张謇撰挽联“再晤无期,空怅前游过万里;十年以长,更因投分到诸郎”[12]吊唁。足见张、尤二人交集颇多,交情亦深。

通读此信,略去前面的一通客套话,张謇写信的原因在于“颐生公司之酒,运销苏垣各肆,岁计率数千元,其常共往来之家,信实可靠固多,而虚空宕欠间亦不免。”张謇因此为“将来或发生交涉事件”,拜托尤会长“就近维护”,并告知“届时容经理王君面谒一切”。

王君,即王希成(?1926),颐生酒厂经理、通海垦牧公司股东。查张謇日记,他早在1898年就曾致函希成[13],有派其到海州购买平粜杂粮[14]的记录。在其病逝后,张謇曾有诗句“王生搘拄廿年经”[15],说的就是王希成在颐生酒厂苦心经营20年的事情。

苏州市档案馆现存有关史料显示,在张謇致信尤鼎孚后,或许是王希成无法外出,颐生酒厂派出彭永桢(对档案中多处出现的彭永桢,笔者遍查各种资料,终不见这个姓名。因见日记记有“张小田荐一彭永顺督酒工”[16],故疑为彭永桢之误。)前往苏州商会。彭在商会陈述:颐生酒厂“平时曾与钱义兴元记酒号生意往来,现被钱货洋七百六十余元,屡次催取,分文未还,并云曾承汪星斋出为调处”。因多次催款无果,故请苏州商会“传令理偿”。

关于钱义兴酒行。据载,明代苏州酿酒业以“三白酒”最为著名,其中的“钱氏三白”“顾氏三白”誉满京城,并被作为贡品供奉朝廷。后有“钱氏三白”传人钱义兴,以新法酿酒,致口感更加醇厚、干冽、柔和,并将钱氏酒坊定名为“钱义兴”。“钱义兴”酒后于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获金牌奖章[17]。及至清末,“钱义兴”至少已分出恒记、成记、元记三家。查民国苏州商会档案,前两家在业界仍影响颇著,而此处拖欠颐生酒款的这家“钱义兴元记”,则未能觅得其踪影。

前有张謇致函招呼在先,后有颐生来人“到会陈述”。时任苏州商会会长尤鼎孚对此相当重视,于二月初一(31日)作书两封,一致钱义兴元记,“望速行善自理处”[18]。一致此前的调解人、商团第十六支部干事员汪星斋[19],盼其继续“热心办理,善为调停”。并要求他们均“于初五日前来会声复”。[20]

在尤会长的过问下,事情很快有了结果。由馆藏当年的调解备案材料可知,“颐生酒厂被钱义兴元记结欠货款洋七百六十元”,经汪星斋再次调处,双方于二月十一(311日)在苏州商会达成协议:“由钱兰谷先还现洋二百元,又八月十六期票洋五十元,又现洋十元,余该洋五百元,以钱义兴元记酒行生财指抵,商匀十期归偿,言明明年起每年二、八两月,每期归洋五十元,由伊弟钱一青将生财归管营业担认拨款,抄开生财细折,当会交与颐生经理彭永桢收执,以后按期凭折向钱一青归款,款清销折”,并明确“如有到期延宕等情,颐生厂得将生财折还变价归款”[21]。以上内容,由颐生厂彭永桢、义兴元代表钱一青“到会声明,各愿照此了结”,并签字认可,汪星斋为中证。

另附一张收条则显示,彭永桢于当天“收到钱义兴元记酒行结欠货款现洋二十元,又八月十六日期票洋五十元,又诶行指抵生财佃账洋五百元手折一扣,平折均匀十期,言明明年起按二、八两月,每期拨洋五十元,款清销折”。

三天后,即二月十四(314日),尤鼎孚复信张謇,述及自己对张謇所托颐生酒厂“被苏地钱义兴元记酒行结欠货款……屡索罔应”一事,已催令到会,“赶速了结,不便久悬”。简要说明处理结果后,告知“彭君已于日昨首途,届时必能详述一切”[22]

回顾当年的颐生公司,由于运费昂贵、货款难以回笼等因,曾致其发展受到一定阻碍。由佚函可见,张謇与苏州商会关系密切,是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颐生酒厂催要货款,维护了酒厂的合法利益,保证了产销的正常运转。此事虽已久远,但在颐生酒厂的历史上,当是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通市志》(中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1142页。

[2] 山西省政协《晋商史料全览》编委会等编:《晋商史料全览》(吕梁卷),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5页。

[3] 周新国张慎欣主编:《张謇辞典》,广陵书社,2021年第362页。

[4] 《上海文献汇编》编委会编:《上海文献汇编》(13·经济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7608页。

[5] 张謇:《颐生酿造公司第七届说略》(1912年),南通市档案馆藏,A215-112-0163-0001。也属张謇佚文。

[6] 张謇:《颐生酿造公司第七届帐略》(1912年),南通市档案馆藏,A215-112-0163-0001

[7] 张謇:《颐生酿造公司第七届说略》(1912年),南通市档案馆藏,A215-112-0163-0001

[8] 张謇:《为颐生公司之酒运销苏地有拖欠货款事致尤鼎孚函》,苏州市档案馆馆藏,I14-001-0182-020

[9]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苏州市档案馆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37页。

[10] 贺跃夫著:《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6页)

[11]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苏州市档案馆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二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0页。

[12] 《张謇全集》编纂委员会编:《张謇全集》(7)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523页。

[13] 《张謇全集》编纂委员会编:《张謇全集》(8)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447页。

[14] 《张謇全集》编纂委员会编:《张謇全集》(8)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版,第514页。

[15] 《检视常乐酒厂感王生》,《张謇全集》编纂委员会编:《张謇全集》(7)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407-408页。

[16] 《张謇全集》编纂委员会编:《张謇全集》(3)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1460页。

[17] 孙俊毅 姜晋编著:《明华看苏州:酒趣》,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版,第18页。

[18] 苏州商会:《为调解拖欠颐生公司酒款事致义兴元记函(底稿)》,191131日,苏州档案馆藏,I14-001-0182-025

[19]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苏州市档案馆编:《苏州商团档案汇编》(下),巴蜀书社, 2008年第693页。

[20] 苏州商会:《为调解拖欠颐生公司酒款事致义兴元记函(底稿)》,191131日,苏州档案馆藏,I14-001-0182-025

[21] 苏州商会:《关于调解义兴元与颐生公司欠款的结算清单》,1911311日,苏州市档案馆藏,I14-001-0182-026

[22] 苏州商会:《复张謇函为颐生酒事(底稿)》,1911314日,苏州市档案馆藏,I14-001-0182-023

原载《张謇研究》2025年第1期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