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资料
张謇与常乐指迷桥
时间: 2020-09-28     次数: 3552     作者: 施卫国

 

张謇与常乐指迷桥

 

施卫国

 

在海门市常乐镇常中村有一座指迷桥,位于常乐镇东两里路,老常久线北侧,横跨太平港河,是常中村三千多村民的主要出入道口。指迷桥距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是现存的整个海门市乃至南通地区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且至今仍在使用的一座古代桥梁。在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附近热心村民的再三请求下,政府部门于2014年对指迷桥进行了保护改造,在靠近原桥址北侧建造了一座新桥。

 

据史料记载,指迷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时年海门境内大兴水利,开挖通沙河和太平港,建造了指迷桥。前身为木质结构,历尽百年,其间数次修缮。至清同治九年(1870)突发水灾,指迷桥被大水冲垮,断桥达四年之久。现存的指迷桥重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为三孔石板桥,桥桩、桥枕、桥板均为高强花岗岩石料,主桥板四条,两侧辅桥板共八条。主桥板南侧刻有“指迷桥”、“大清光绪元年重建”“念藏经造”等字样。桥桩南北两面分别刻有对联“何必慈航来法界,已如宝筏指迷津”“从今歧路无需指,过后行人应不迷。”

 

现存保存完好的指迷桥,为张謇父亲张彭年参与倡捐修建。张謇在文稿中多次提及造桥之事。《柳西草堂日记》1874年初记载:“仲春月初四日五更起,观丁祭。觅少牧,知伊信招父亲,为桥事也。”1875岁末,因“冒藉风波”张家至贫,十二月十六日,“父亲为桥事各款不济”。“桥事各款”亦指多款而非一款。光绪元年(1875)二十一日,“烟锄来,为父亲张罗桥事”。

张謇光绪二十一年(1895)《记造桥和尚》:“前后数年成数十桥。先君子治侨所常乐石桥,庀材鸠工,赖和尚赞助之力不少,过往常住吾家”,非短住亦非偶住,是常住,其时长达数年。而成一桥仅数十日即可。造桥和尚,法名念藏,俗名施艮六,为大悲殿主持。清道光元年(1821),生于海门厅六匡镇东洪沙。

《啬翁自订年谱》(1875)十一月记载:“先君质衣为助,并倡捐建长乐市石桥”,明确指出其父张彭年倡捐建桥。

指迷桥与张謇家族缘分很深,而且其桥联亦或为张謇所作,以下可证:

《记造桥和尚》:“和尚无他能,见人讷讷,言若不尽意,亦不尽彻通大义”。其功力尚浅,不会吟诗作赋,所以拜求张謇作联。张謇6岁熟读经书,16岁中秀才,时年23岁,多才多艺,常与人吟诗作联,写扇面,楹联等,亦作桥联。

    

“光绪元年(1875),九月二十七日 叔英来。与馥畴信。写通津桥联”。度是张謇引用清代诗人赵翼《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我闻释氏妙变化,宝筏能引迷津断”而作桥联“何必慈航来法界,已如宝筏指迷津”。指迷桥可能初定名为通津桥。意为“通往太平港渡口的桥梁”。

仅时隔四日,张謇又记载:“孟冬(十)月 二日 雨。写念藏、榛山联”,明确记载了为造桥和尚念藏写联,指的可能就是另一联“从今歧路无需指,过后行人应不迷”。

指迷桥上的对联作为传世之作,对仗工整,语意通畅,引用古典通义恰如其分,极具中华传统文化内涵,非饱读经书、博古通今之人,难有如此创作意境。

重修的指迷桥建成至今近一个半世纪,以前流传的桥联“何必慈航来法界,已如宝筏指迷神”“从今歧路无需指,往后行人应不迷”,其中两字“神”和“往”识读错误,根据桥上的石刻联文,如今皆可还其本来面目。

指迷桥能完整保存至今,得益于张謇先生的恩泽护佑,也得益于村镇政府和周边百姓的悉心保护。其所承载的文化及历史价值不可低估,是常乐古镇的文化瑰宝和历史遗产。

(作者单位:常乐镇)

原载《张謇研究》2020年第2期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