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学术研讨
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普及读物
  站内搜索  
 
  学术论文
张謇《教育手牒》新校
时间: 2020-08-17     次数: 3252     作者: 张裕伟

 ●《张謇研究年刊(2018)》·文献考订 

 

张謇《教育手牒》新校

 

张裕伟

 

《教育手牒》即《张殿撰教育手牒》(以下简称《手牒》),系张謇致通州师范学校校长江谦等人的书信汇编,该书于清宣统元年(1909)六月由中国图书公司出版发行。本年江苏省教育总会征集全省学校办学成绩开办展览会,江谦等人将张謇的信函汇集影印,编成此书参与展览,借此宣传南通的办学成就,并且作为“中学以上学生习行草书之楷则”。该书因是张謇亲笔手迹影本,对于研究张謇的教育思想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都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手牒》共收录书信60封,约一万字。这批书信《张季子九录》中仅有零星收录。在旧版《张謇全集》中作为一个整体,最早全部予以收录第四卷226—245页)。但因出版仓促,校勘方面没能到位,《手牒》部分文字、断句存在较多遗憾。新版《张謇全集也将这60封信札全部收录(第四册“函电下”,第1413—1433页进行了精细的校勘整理,纠正了旧版全集的大量疏漏,质量大大提升。2017年值南通师范学校建校115周年之际,“为缅怀创校人筚路蓝缕之丰功伟绩,弘扬坚苦自立、忠实不欺之优良传统”,该校根据原版重印了此书,并组织专家对释文进行了校对,纠正了新版全集中的部分尚存不足。如致王康寿一函中“达冒不预应,于表前提明”,改为“达、冒不预,应于表前提明”;另一函中“若必责,走坐镇一月,则知源之请又谁应之,垦事又可缓耶?”改为“若必责走坐镇一月,则知源之请又谁应之,垦事又可缓耶?”另一函中“此等事在中国今日政治不明之世必有人议辩得太过非淫书之谓也……人苟有用,则请人,我校自有主权”改为“此等事在中国今日政治不明之世,必有人议办得太过,非淫书之谓也……人苟有用,则请人我校自有主权”;致江谦一函中“蒙学丛书寄去是否足资,编订初等小学校教科书与同人酌之”,改为“蒙学丛书寄去,是否足资编订初等小学校教科书,与同人酌之”等等,都是非常正确的意见。

但正如古人所说“校书如扫落叶,旋扫旋生”,笔者阅读《手牒》,对以上释读成果进行认真学习过程中,又新发现了一些可供商榷处笔者学殖浅薄,蠡测锥指,聊供一得,目的是希望《全集》能够精益求精。如有不到之处,恳请博雅方家不吝赐教。

这批书信在集中收入新旧版《张謇全集》时,并系年,也编序,因此笔者在提出相关函件商榷意见时,一律全文照,以便说明。

送去藤本及草树共十余种,专船送校,初六一日种完,免根久露更伤,切切。

应觅各树皆赶觅赶种,正月及二月望前均须种完。

苑外南北路若在棚下,则石柱门颇虑逼近,苑门之石狮转不便人行,故另作一图移路于棚外,惟紫藤棚是横势,与他藤棚纵势作丁字形,则路须穿紫藤棚下而过。此臆度之说,仍望就地形便否酌之。

石栏外用横木栏(如堤栏)、栏柱(短石片),不足用贡院石桌脚(凿两眼贯木)改,原有二根,一根已坏勿用,用石桌脚四五根足矣,亦度地广狭为之。

跃门先生

子鈇仁弟 新喜                                                     

謇顿首   初四日

本函是关于师范学校绿化及博物苑相关设施设计事宜致孙钺的。这里“免根久露更伤”的“更”字应为“受”字。

走之急于谋教习过于诸生,日内必有成,目前即照静安前订之程课之,无须息息议更议单。

沈遣孙遣均是。

令杨贵与周隆同来,勿迟。

晋蕃先生

謇顿首   九月十八日

本函是关于师范学校教学管理相关事宜致王康寿的。这里无须息息议更议单”的“单”字应为“革”字,张謇行草书“单”“革”写法基本一致,但根据文意可以判定。革是更改的意思,有双声词“更革”,宋代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另有“议革”一词,意为“谋议革除、裁撤”,如明代马从聘《议举营田疏》:“俟数年之后,屯田就绪,议留议革,悉听圣裁,无所不可。”“无须息息议更议”的意思是在现在很多任课教师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先参照王国维之前制定的课程安排教学,不要总是变来变去

诸生伙食费以适中为贵,不必专以省费为准的致诸生受苦。

暑假以闰五月廿四日礼拜六亦可,节气后半月则学假比小暑迟十日似妥。

乡试俟弟回再定,南皮入考,恐考试有变动也。

家讯洋五十〈员〉[圆] 已知沪帐房。

晋蕃先生

謇顿首   四月廿五日

此函是关于师范学校后勤管理、放假安排及其他相关事宜致王康寿的。这里“南皮入考”的“考”字应为“都”字。南皮是张之洞,张之洞祖籍直隶(今河北)南皮县,故称。“南皮入都,恐考试有变动”意为张之洞现在到北京去了,因此乡试安排可能要有变动。1902年10月,刘坤一死,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11月抵江宁接两江篆务。1903年2月5日,张之洞在得到魏光焘即将接任两江总督后,上疏请求入京陛见:“兹查两江督臣魏光焘正、二月之交定可履任。臣拟交卸署篆后,及兹暇日,束装北上,展觐天颜,稍纾廿年恋阙之忱。而近来议订商约情形及奉旨筹办兴学、练兵诸要政,亦得以详晰面陈,恭聆圣训,俾有遵循。”随后获得硃批“着来见”。3月20日,魏光焘到任,二人交接关防印信、王命旗牌。4月25日(阴历三月二十八日),张之洞由汉口乘火车北上进京,沿途盘桓,不忘处理政事,至5月16日(阴历四月二十日)抵达北京。次年1月13日陛辞,2月7日才出京返回湖广总督本任,前后在京9月有余。另查阅历书,1903年闰五月,正好与本函中“暑假以闰五月廿四日礼拜六亦可”相合,且“闰五月廿四日”也正好是“礼拜六”,由此可以断定本函的写作时间为1903年5月21日(阴历4月25日)。

老监理有代总理之责,不为无权,一切尽可推诚婉商。若必责,走坐镇一月,则知源之请又谁应之,垦事又可缓耶?

坐席本应随时酌量排定,前开学日,食堂坐席似已与前不同,似一疏也。学界之在中国今日本须耐心磨练,不可不求效,亦何能速效。愿先生因事弛张勿徒汲汲。与静安讯乞转致敬答。

晋蕃先生足下

 謇顿首   九月十二日

此函是关于学校管理事宜致王康寿的。最后一句“与静安讯乞转致敬答”,断句似可商榷,如按照这样的断法,则意思是让王康寿(晋蕃)答复“与静安讯”,而让别人回信定然不可能用“敬答”一词,这句应断句为“与静安讯乞转致。敬答”,这里的敬答是连着下面“晋蕃先生足下”的,前人为书信中提到别人的名讳一般要另起一行,以示恭敬,因此才产生这样的误会。

惕吾明年既不能来,监理之事惟有以累吾弟,此外更有何人可与我共劳者耶?但望坐而策之,亦不愿弟之太自苦以妨养生也。知源不知已行否?此间殊盼之。盐垦皆实业中最有把握之事,然创始更单,皆未易言,安得好议论之学生皆知此味耶。

敬持吾弟

  謇顿首   十二月十七日

明正初五日后弟可与妇子同至舍。

此函是关于人事安排致江谦的。这里然创始更单,皆未易言”的“”字应为”字。

念劬不妄言人也,其称单化学当可信。吉泽尚百五十元,单愿不逮耶,止好勉应,仍拟本校八十两(或百元),各实业贴四十两(或五十元),俾日教员无辞。唯每日功课拟订三时至四时,且试一年再看。原讯单中文平平,理化学却不重此。惕翁讯寄阅存校,附所见于其讯后。

易弟再览                                                    

謇再拜

本函是关于师资待遇致江谦的。这里吉泽尚百五十元,单愿不逮耶”的“”字应为“顾”字。张謇行草书中“”“顾”二字字形较似,但也有明显区别。“顾”是文言副词,意为“反而”。如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中“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可作例证。这句的意思是钱恂(念劬)是个不妄言”的人,他既然称赞新招聘的单姓化学教师有水平,自然是可信的。日籍教师吉泽嘉寿之丞(吉泽)的月薪尚且一百五十元,单老师难道反而没他的高吗?不过虽说对他许以高薪,张謇似乎尚有所保留,每日课时量予以明确规定,并且应“且试一年再看”,反映出张謇选才用人既通达又审慎的态度。

屠敬山已与说明,仍可去通,可仍组织成立,黄励生即从敬山学,作为国文助手。其学科亦已略商,地理用高等学校本,教时加以抉择。历史以明为主,掌故以本朝为主。学生能多更好,至少须二十人,可即招考。中学旁边如有小宅,敬山絜眷去,须租冯氏宅或仓中空屋最近,与孙敬翁、退翁计之。一切布置须弟与敏之、跃门协计,连招考等事一月如何?望复。

易园仁弟

期謇顿首   二月十七日

此函是关于具体教学安排致江谦的。这里敬山絜眷去”,“”字应为“挈”字,“挈眷即带着家眷的意思。敬山即屠寄。屠寄(1856—1921)又名庾,字敬山,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武进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与张謇同榜中举。光绪十八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等职。晚年专心从事著述,特别致力于元史的研究,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屠寄曾应张謇聘,来通州师范学校任教。

国文为通各科学之精神,算术与之并重。故国文必期适用,与美术国文有别。美术国文者,华藻之文也;适用国文者,切事切理之文也。然若不能通贯,如何能切事、切理?不常读、常作,如何能通贯?不通贯之国文,即不适用。施于实业,工手一例之技能耳;施于师范,则误人益甚。

本校诸生,将俱无高尚技能之思想乎?闻诸生有言曰:文止须实业有用,不必人人能为国粹之文。又曰:辞达而已矣。二说皆不切。试问国粹之文何等〈人〉[文]耶?辞达之达何如达耶?仆若督诸生为国粹之文,是以欧苏韩柳期之人人也,不谬若是。若督诸生必如孔子之所谓达,是以六经诸史之文期之人人也,不谬若是。所望于诸生者,说一事使人了然首尾,说一理使人了然眉目,说一境使人如到其境,说一物如见其物。在题中说出,不在题外敷衍。不华可也,不雄可也,不美可也,不博、不深甚至不长均可也;不切不可,不通不可。诸生其务为切,务为通。

若以寻常适用之文为国粹,以寻常适用当辞达,则是不切,亦即不通。所谓通者,能于事理、文理之上下四旁无障无碍也,如所言则障碍多矣,故可说不通。昔人言:秀才不读“三通”,终是不通。又言:读书十年,终可当得不通。则不通之程度又有甚高者。愿诸生无易其言也。

四月十九日謇寄告

此函也题为“论国文示师范诸生”,曾以此为题收入旧版《张謇全集》,本函是专论国文学习要领致师范学校的学生的。函中畅论“适用国文”与“美术国文”的区别,勉励学子们写出清通晓畅的文章。此函议论深刻,胜义纷披,是集中体现张謇教育思想的一篇重要史料。这里最后一段“读书十年,终可当得不通”中的“终”字应为“才”字(此字《张季子九录》及旧版《全集》不误),因张謇此处写的是繁体的“纔”,且行草写法将右下角的“兔”减省为两点,所以误为“终”字。这句话本源于清代著名学者汪中(容甫)的名言“读书十年,可以不通”,意思是“不通”的境界也是很高的,不能轻易达到,还有比不通更等而下之的,属于非牛非马之类。清代王闿运曾引用汪中的这句话,并说“‘不通’二字,俗人多不能解,非读书有得,又肯虚心者,不肯出此言也。然而难言之矣,汉学始有不通境界,宋学以意断,遂无不可通矣。此境甚高,读经可得。”是引申汪中此言的意思。汪中为人狂放不羁,恃才傲物,在《清朝野史大观》卷十“清朝艺苑”中有一则题为“汪容甫之狂放”的记载,内容很有意思:“汪容甫少时即甚狂放,肄业安定书院,每一山长至,辄挟经史疑难数事请质。或不能对,即大笑出,孙志祖、蒋士铨皆为所窘。时侨居扬州者,程晋芳、任大椿、顾九苞,皆以读书赅博负盛名。容甫却在许多人面前说,扬州一府通者三人,不通者三人,通者高邮王念孙、宝应刘台拱与他自己,不通者即指程、任诸人。适有缙绅家居者,请他下一评语,容甫大言道:‘你却不在不通之列’,其人大喜,容甫接下去又说:‘君再读三十年书,也许可以希望不通!’”这则汪中轶事源出于他的好友、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书三友人遗事》中的记载,应是可信的。文中对“不通”境界的描述和张謇此函中“则不通之程度又有甚高者。愿诸生无易其言也”,意思正合。

丙班生最勤学,成绩亦较优,迭次查考,颇为心慰。唯□□□好议论长短,故其学科亦不如叶諴、马鸿翰、徐尔康、缪琛、周维城诸人之优。学问须引向里去,自厚薄责人不言而躬行皆引向里去之方法也。若终日于他人之事,吹毛而索瘢,推波而助澜,何其多暇也。师范生当养成温良信爱威重之美。潘生勉旃,以自成德,以保我校风。                                                          啬庵

此函论列师范部分学生在校表现,并对他们提出殷切希望。其中“学问须引向里去,自厚薄责人不言而躬行皆引向里去之方法也”一句,应作适当断句,以利于理解:“学问须引向里去。自厚薄责人、不言而躬行,皆引向里去之方法也。” “学问须引向里去”应是源本于儒家经典中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语。这句话见于《论语·宪问》。直译为“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孔子肯定古代人的学习,所谓“为己”是说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要落脚在自己德行的提升。所谓“为人”是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取悦于人或追名逐利。《颜氏家训·勉学》中也说:“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张謇对这句话有很深的理解,他在1875年3月16日的日记中记载,这一天他做了不少世俗应酬的事情,以致“竟日欲誊文而不得”,因而感到“学不为己,愧积于中”。 1885年8月3日的日记记载“云阁(文廷式)来谈,说南皮方回避不与试时告人曰:即不翰林亦足千古,但非翰林不能耸动一时。以科名耸动一时,便是务外。为人少日志趣如此,成就有限矣,声名日戚,何怪焉。”这是批评张之洞早年一心想在科举道路上一举成名,“耸动一时”,张謇以“古之学者为己”的注重内省修身的标准衡量张之洞的这番高论,感觉颇不以为然。 

本函中张謇对于如何做到“学问须引向里去”,实际上是提出了两条措施,一条是“自厚薄责人”,一条是“不言而躬行”。“自厚薄责人”出自《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做人应该严格地要求自己,而对人则应采取宽容态度。“不言而躬行”出自《易·系辞上》:“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是说不动声色就把事情做好,虽然不说话但能够取信于人,这就是“德行”。后世将这句话演化为“行之以躬,不言而信”或“躬行不言,默而成事”,又简化为“默成”一词。张謇杂采儒家经典中的这两句话,其中是含有对仗的意味在的。                                                         

农科教员杨保彝辞职,其所担任功课以黄睪吾、李子松分任,睪吾任算术,子松任体操,若子松自请,刘敬熙代亦可。

农科化学、物理学,葛翼贤任之。上半年农学生在校有不规则者数人本应即行斥退,以免害群。今以恶恶从短之义,姑予留学半年,并属管理人随时察看,若能痛涤前非,仍予终业,否则仍应随时退学。□□□□□□求充苦学生而不能勤职是利其名者也,安用此虚名之苦学二生,若厌惮校务仍当照章纳费为自费生。

第二次甲乙班学生有国文程度太浅者,须于正课外每晚加国文夜课一小时,即请两班教员分任教授。

贫民教育关系农工实业前途至重,而人多忽之。故非有真挚之热心者不足以为贫民小学之教师。吾校中有发大愿为贝斯达禄奇其人者乎,跂予望之。

丙丁班特许优待生,须补缴上学期缴费约书。

七月廿一日  

此函主要论述师范学校的学生管理等事。其中“安用此虚名之苦学二生,若厌惮校务仍当照章纳费为自费生”,应断句为“安用此虚名之苦学?二生若厌惮校务,仍当照章纳费为自费生”。函中的六个方框,本是两个学生的名字,张謇出于自己的考虑,函中并未明确点出二人的姓名,只留下了六个字的空白(并非原字损毁),这两个学生在苦学生的名单里,按照当时通州师范学校的规定,苦学生可以减免学费,但应为学校承担一定量的校务劳动。但这两个学生却“厌惮校务”,对此张謇不以为然,质疑他们“安用此虚名之苦学?”建议他们“照章纳费为自费生”。

本函中“贝斯达禄奇”今译为佩斯塔洛奇,瑞士著名教育家。他认为民众苦难的根源是缺乏教育,而消除苦难根源的关键在于从教育入手。因此他毕生致力于贫民教育,曾在新庄、斯坦兹创办孤儿院,从事贫苦儿童教育。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常与孤儿同寝食,共忧喜,苦心孤诣以发展儿童道德心,成效颇著。他为此倾家荡产,并饱受冷嘲热讽,但却不改初衷,自得其乐。在“贝斯达禄奇”身上体现出一种为贫民教育献身的伟大精神,并且体现出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崇高情怀,因此令张謇极为心折,“跂予望之”,十分期望在他自己创办的师范学校中能诞生这样伟大的教育家。

(作者简介:张伟,海门市张謇研究会副秘书长)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