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论文
通州金沙场张氏支祠考
时间: 2019-12-23     次数: 3528     作者: 高志华

 

通州金沙场张氏支祠考

 

 

南通市通州区金沙镇西的望族张氏,是始迁祖张建为避战乱于元末迁通、明初定居金沙场,从此绵绵瓜瓞、人丁繁盛,遂成望族。近几年来,通州通过对张氏后裔张謇的研究和宣传,许多人对三姓街、十家园、张氏前后庙、张氏大宗祠等名胜古迹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知道金沙有三里墩庙的人就不多了,知道准提庵的人更少了,知道“金沙场张氏支祠”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了。距张氏大宗祠不远的张氏支祠,是张氏家族3个支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支祠。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知道他存在的人越来越少了。笔者不吝年老体弱之躯,经过近一年的走访和资料准备,今不避孤陋浅薄之智,对金沙场张氏支祠的前世今生作番考证研究,以此就教于方家。

各姓先民共同开发了金西

远在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前期,金沙及其附近还是江海交汇处的一块荒凉沙洲,在正式命名前称“古沙”。相传曾有布机漂来洲上,故又称“南布洲”。唐代中叶与西边的胡逗洲涨接,至唐末胡逗洲才和大陆涨接起来。唐玄宗开元十年(722)于胡逗洲设盐官时,古沙已是一处盐场。后周显德五年(958)建通州。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古沙被命名为“金沙”,是通州七大盐场之一。据《两淮通州金沙场志》载:“金沙去州治四十五里,西北去石港三十里,东至余西二十里”,西接西亭场,东联余西场。当时,长江入海的一条支泓名横江的南岸距金沙不远。宋庆历年间(10411048),通州知州狄遵礼在古横江南岸筑起一条西起石港、经西亭、金沙至余西的捍海堰为“狄堤”,后人亦称其为“古岸”或“老岸”。如《通州张氏宗谱》中就载有十世祖“援,字汉功,号诚一,恩赐寿官。配赵氏、继朱氏,五男女一,适季会同。康熙丁未生,乾隆丁卯卒。葬古岸南岸主穴。寿享八十有一。”就是说张援葬在“狄堤”里侧。

金沙场的先民们除一部分在堤外从事制卤烧盐外,也有人在堤内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少数人下海捕捞为生。在堤外劳作的人经常会受到古横江的大潮怪潮的威胁,为保护盐民和出海人的生命安全,各姓人氏共同出力,在海边沙滩上用土堆筑避潮墩,潮来时,盐民和下海人若来不及上岸避难,便可就近到土墩上自救保命。其中有座距金沙城隍庙3里的土墩,人们便称其为“三里墩”(位于现金沙镇西金洲路上201312月建成的运盐河桥北堍西侧、现三里墩庙东南角上的三里墩桥西堍处)。为便于下海人识别,有人在土墩上栽了一棵四季常青的柏树,遇上大潮怪潮时,下海人和盐民为不被潮水捲走,便赶紧奔到土墩上避难,三里墩实际上成了下海人和盐民的避难所、救命墩。南宋咸淳五年(1269),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开挖四十里的运盐河经石港、西亭、金沙、余西,可直达吕四,后人亦称为运河、串场河等。三里墩就在运盐河北侧,从土墩南边沿到运盐河边仅有从金沙到西亭的一条34尺宽的小道距离。

到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江南百姓为避战乱,纷纷渡江到江北避难。《通州张氏宗谱·世德录》中载:始迁祖建,字唯贤,号富义,避元季之乱自常熟土筑山徙通,明初卜居金沙场……子孙繁衍,遂成为城东望族。”富义公张建率领全家来到金沙场定居后,与先后到这里谋生的其他各姓人氏一起开荒种地、筑灶烧盐、下海捕捞,不辞辛劳的共建家园,还和当地的季氏、王氏两大家族共同建造了农村小集镇——三姓街。后来随着古横江北退,盐灶距海边越来越远,为了引海水制卤烧盐和交通运输的需要,各姓便组织人力开凿直通海边的河道,于是便有了周灶港、姚灶港、冯灶港、王灶港、张灶港、季灶港、朱停灶港等灶港。

自从有了狄堤这道屏障,金沙场的先民们便外盐内稼,又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开发垦殖,堤内渐成桑麻遍地的熟土良田,堤外也因海势北移东去,形成大片的荒滩荡地。这些荒滩荡地内,沟河港汊纵横,遍地坑洼不平,很不适宜居住、出行和耕作。于是官导民作,组织精壮劳动力堤外开河塞沟、填塘平地。从古岸堤外自南向北约在12里的距离内开挖一条河,人们称之为总河,两条总河之间的地称为总田。金沙场自东向西共挖了27条总河,以次第序号称之。俗话说:“一次潮水一层泥”。运盐河南经过数百年的变迁,又形成大片滩涂,总河也随着海岸北移而逐步向北延伸至运盐河南岸。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前后,政府开始构筑新堤(相对老岸、古岸的狄堤而言)工程。第一期工程便是修筑从骑岸镇向南经九总湾向东到十八总岸头段的新堤(十八总岸头向东经杨港、界牌镇、东社到货隆镇与沈堤相接的工程直到清顺治五年<1648>才完成)。第二期工程是由骑岸镇向北筑至五总埠北1公里处的新堤。据史载:“清乾隆年间,有四川举人程羽中为金沙场官时,开二十七总引河,自运盐河直抵范堤(即新堤——笔者注),斥卤灌溉,尽利万灶沾戴。”其后的移民便定居总河两侧的总田里开荒垦殖,并以总名为居所之代称。后来为防海匪和倭寇的侵扰,方便组织乡民和灶丁联合自保,将27总分成东、中、西三团管理。从与余西场西九甲塔界的界牌镇、金余镇一带的1总(亦称东团头总)开始向西到杨港附近的9总(亦称东团九总)为东团;从杨港西的10总(亦称中团头总)开始向西到18总岸头、金沙镇一线的18总(亦称中团九总)为中团;从金沙镇西的19总(亦称西团的头总)开始向西到27总(亦称西团九总)为西团,与西亭场接壤为邻。

是谁创建了张氏支祠

 

古岸内的先民们近水楼台,便闻风而动、纷纷涌向新围垦出来的土地上垦殖发展,金西张氏各支系均有子孙迁到运盐河南北来开发。据《通州张氏宗谱》的记载,葬在运盐河南辈份最高的是:北二房时美公支五世祖“成教,字克正,号友山。配李氏,男六。葬金沙场二十五总(西七总——笔者注)河南主穴”;北四房东泉·近泉·东渠公支五世祖“成文,字克彬。配王氏,男三。葬金沙场二十总(西二总——笔者注)河南主穴”。葬在运盐河北辈份最高的是:南五房时盛公支五世祖“成谟,字克烈,号怀溪。配李氏,男二女一,适钱抱白。葬金沙西五总河北主穴”;南三房亚候公支六世祖“安贵,字小山。配朱氏,男三。葬金沙西五总河北主穴”,以及他的好几位堂兄弟都葬在金沙西五总河北。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张安贵的父辈就没有到运盐河北来开发。因为前人有“落叶归根”的习俗,生前无论在多远的地方生活,死后必须运回祖籍地葬在祖坟一起。所以张安贵的父亲五世祖张伦虽然葬在孙李桥的父茔昭穴,并不能说明张伦生前没有带领子孙到五总河北开发。但只能追溯到张氏第五代,因为张氏第四代的堂兄弟十人集居在三姓街南的“十张园”,且受封建社会宗法制度“五世而迁”束缚,所以张氏第四代不可能到运盐河南北开发。

从此往后,张氏各房的子孙便陆续到古岸外的运盐河南北开发并葬在了该地。据《通州张氏宗谱·世系表》记载的有(仅择葬在古岸外的各房辈份最高的摘录):北长房东谷公支九世祖“九辅,字尔弼。配瞿氏,男五。葬金沙二十五总(西七总)河南主穴”;北二房时美公支五世祖成教,前文已介绍,后又有十二世祖“兹远,字云高。配杜氏,男三女二。葬金沙二十四总(西六总)河北主穴”;北三房乐川公支十世祖“启惠,字养民。配陈氏,男四女一,适扬秀玉。葬运盐河北主穴”;北四房东泉·近泉·东渠公支五世祖成文(前文已介绍),后来有七世祖“光钊,字洪宇。配季氏,男二。葬金沙二十总(西二总)河北主穴”;北五房龙山公支九世祖“九经,字行一。配陈氏,男二女一,适邱南山。葬金沙二十五总(即西七总)河南主穴”,其弟“九绪,字德一。配马氏,继屈氏、顾氏,男二。葬金沙二十五总(即西七总)河北主穴”;南长房运山公支十世祖“日唯,字汝参。配邱氏,继季氏,男二女二,一适胡东山,一适葛允成。葬金沙十九总(西头总)河北主穴”;南二房云洲公支九世祖“承裕,字长临。配邱氏,男一。顺治己丑(1649)生,葬十九总(即西头总)河南主穴”;南三房亚候公支六世祖安贵(前文已介绍);南四房双玉公支九世祖“九意,字子正。配邱氏,男三。顺治庚寅(1950)生,康熙壬午(1702)卒。葬金沙十九总(西头总)河北主穴”;南五房时盛公支五世祖“成谟(前文已介绍)。以上所列仅是张氏十房中最早到运盐河南北开发的始祖,且他们的子孙基本上都在此生根并葬在古岸北的土地上。

随着张氏族人的不断繁衍生息和几代人的艰苦创业,终于获得初步成功。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便有了新的追求。据里老反映:在三里墩的西侧偏北一点有座张氏大庄园,很有气派,是谁在河何所建,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只知道称“张家庄“,后来又有人在四总田的北段建造了一座新庄园。这样,在距离不远的地方便有了两座张氏庄园。张氏族人便把先建的庄园称”张家老园”、为上庄,后建的庄园称“张家新园”、为下庄”,并把六总港改称为“张家港”。庞杂的张氏后人在古岸北的开发形成气候后,为了让古岸北的张氏后人能溯之有源、寻之有序、思之有情、祭之有礼,张氏后人中有威望的长者便在三里墩的西北角上建造了一座张氏支祠,供在古岸北开发的张氏后人“列上下别尊卑联子姓于一堂,追行苇之忠厚水源木本之思,相维系百世不穷”(摘自胡长龄为乾隆乙卯年三修张氏宗谱序)。金沙场张氏支祠的建成,既表现了来古岸北开发的张氏是以始迁祖张建血统为标准的张氏家族的分支,也是古时“五世而迁”另立宗庙的宗法制度的体现。

据《通州张氏宗谱·卷首·祠图说》:“礼有大宗小宗之祠,所以极本反始收涣然于萃也。吾族自玉璜公宦归创建未果,康熙壬辰(1712)四维公继之,建祠于神庙东偏。正寝三楹,厅三楹,阶三级。东西庑分藏遗书祭器,庭缭以垣,南为门,龛主如式。小宗祠三,其制各有差岁。”并注明小宗祠“俗名支祠。一在包场,一在金沙三里墩,一在常乐镇”。当时无照相术,谱中仅附大宗祠和3个小宗祠的手绘图。大宗祠(见手绘图)建于康熙壬辰(1712),3个支祠当在其后建成。张氏金沙场三里墩支祠(见手绘图)究竟何人何时所建,因年代久远,虽遍访里老终未有果,也未发现有什么资料记载,但从《通州张氏宗谱·卷首·墓图》中或许可以看出点端倪。

《通州张氏宗谱·卷首·墓图》刊有葬在五总田上的卫瞻公墓园图和葬在四总田上的丽轩公墓园图(均见手绘图),这两个墓园分别在三里墩的东西两侧的位置上,即在四总和五总的总田上,只不过丽轩的墓园在四总田的北段、卫瞻公的墓园在五总田的南段。据《通州张氏宗谱·世系表》载:南三房亚侯公支十世祖“启淇,字卫瞻,号猗竹。配杨氏,男六女二,一适奚敦素,一适国学生吴名扬。康熙辛亥(1671)生,乾隆乙卯(1795)卒(注:谱载可能有误,其不可能活到124岁,《世德录》中载其寿享六十六)。葬金沙西五总河北壬山丙向主穴。行附世德录”。《通州张氏宗谱·卷之十八·世德录》第四十一页载有卫瞻公的传记:“十世祖启淇,字卫瞻,群从俊秀共十人,公最少。诸兄无后,唯公生六子。父早歾,事母孝。母年六十八,婴疾床蓐,公焦劳特甚,访医调治力所可尽者,靡不尽而病日益笃。公计无出,乃呼吁天地,割股和羹以进,疾瘳,享寿八十有二。初,公自父歾后,伯兄兰文亦歾,与仲兄汉杰戳力同心经营缔造,事无巨细分任之,一丝一粟未敢私。又为之立后,朝夕承欢,使事伯如事父然。故自少而壮而老,病痒关心终身箸不析,且躬厚薄责无疾言厉色。亲邻有讼者解之,不惜物力以斡旋于其际。故里(此处有一字不清——笔者注)虽有参商,或相戒曰:吾辈宜厚自损,抑毋滋事累我卫公也。薰其德而善良者恒数百人。邑宰重公行谊,然非公事不至有司之门。卒,年六十六。妻杨氏孝敬勤俭,称贤内助,踰月亦终。”

卫瞻公的墓园内还有几位袝葬者。十一世祖“一进,字日贤,号退庵。配吴氏,男一女一,适顾楚臣。康熙丙子(1696)生,乾隆戊午(1798)卒。葬父茔昭穴”;十一世祖“一豫,字夏省,号西河,太学生。配沙氏,庠生云中公女。康熙庚寅(1686)生,乾隆乙亥(1755)卒。葬父茔穆穴”。日贤公是卫瞻公的长子,夏省公则是卫瞻公的四子。卫瞻公的二子昭遂、三子昭均皆出继,五子一通葬金沙西二十三总河北主穴,六子昭霞未署葬处。顺便提一下,宗谱中关于日贤公的生卒年可能有误,作为四弟的夏省公不可能比大哥日贤公早出生十年。在卫瞻公的次穆位,是联元公的袝葬墓。十二世祖“应科,字联元,号芳秋,太学生。配李氏,男三女一,适奚青岩。康熙乙未(1715)生,乾隆丙子(1756)卒。葬二十三总河北主穴,亥山己向”。联元公是卫瞻公的长孙。十三世祖“来松,字鹤卢,号乔迁,太学生。配徐氏,继马氏,男二女一,适包。乾隆癸亥(1743)生,嘉庆甲戌(1814)卒。葬父茔昭穴。乾隆乙卯同理谱事”,十三世祖“来楠,字廷栋。配吴氏,男七。乾隆丙寅(1746)生,嘉庆乙丑(1805)卒。葬父茔穆穴”。在卫瞻公墓园图里还有一个在世者映奎公的卜葬墓址。查宗谱:十六世祖“文明,字映奎,号荫□,州同衔。配马氏,庶李氏,嗣一女二,一适孙,一适周。道光乙巳(1845)生”。

葬在四总地上的墓园,是南三房亚候公支十五世祖丽轩公及其长子和次子。墓址在三里墩东北侧,紧靠四总港的河路西、四总桥西堍地藏殿后的穿沟桥北,周围松柏环绕。据宗谱世系表载:丽轩公是十世祖卫瞻公的嫡来孙,十三世祖廷栋公七子秉孝的儿子。十五世祖“人杰,捐名介眉,字秀夫,号丽轩,国学生,钦加同知衔,候选通判,诰授奉直大夫。配王氏,诰封宜人,男四。嘉庆乙亥(1816)生,光绪甲午(1894)卒。葬二十二总河北地藏庙北主穴。行附世德录”。宗谱世德录第46页载有丽轩公的传略:“十五世人杰,字丽轩,号秀夫,读书明大义,事亲尽孝不求宦达。生平喜施与,虽窘不吝,尤敦族。族鲜无告者,卹寒更甚。咸丰时,逆匪蹂苏常几徧,通郡戒严,公督练筹饷,保卫多方。越岁旱疫,民不聊生,倡议赈抚而掩胔于露处。郡邑公务无钜细壹以与利,除弊为先。通故利棉布东北输,将初他处为伙,先后司榷者,胥藉公佐之。故长吏鹾司虚己以待,公嗛嗛然。秉正釐剔,虽损槖而靡悔,邦人士诵公之德百里雷同。年八十,知州汪树堂尤礼重之,旌其卢曰:‘松茂岁寒’。以家谱向就散佚,主议纂修未成卒。邑人仿汉宣明晋靖节之例 ,私谥曰:‘懿安先生’” 。

丽轩公长子十六世祖“荫生,原名印生,字锡廷,号雪亭,光禄寺署正衔。配徐氏,继李氏,男四女三,一适姚铨,一适周冠华。道光庚子(1840)生,光绪丁酉(1897)卒。葬父茔昭穴”。在世德录丽轩公传略中附有雪亭公小传:“印生,字雪亭。简慤寡言笑。家方盛时不见一客,独居小轩以图史自娱。继父志纂谱勷助,筹款四载不倦”。丽轩公次子十六世祖“禹生,字汉云,号随山,议叙州同,改铨盐知事,光禄寺署正衔加二级,诰授奉直大夫。配蒋氏,继朱氏,男二女一,适葛廷桢。道光癸卯(1843年)生,光绪乙未(1895年)卒。葬父茔穆穴”。

从上面摘录墓园图中有关的几个人物的简介可以看出:一、葬在五总地上的卫瞻公与葬在四总地上的丽轩公等人,他们之间是血脉相连的嫡亲关系;二、卫瞻公为十世祖,是丽轩公的天祖,丽轩公是十五世祖,是卫瞻公的来孙,中间相隔五代,符合“五世而迁”的宗法理念;三、卫瞻公来运盐河北开发,首先在经济上获得巨大成功后,便培养子孙后代读书并成功进入仕途;四、卫瞻公和丽轩公均热心地方事业,在地方上有相当高的社会声望和良好口碑,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故此,笔者愚意:张家老园(即上庄)是卫瞻公带领子孙在运河北经过艰苦创业获得成功后的硕果,实际上他就是上庄庄主;丽轩公进入仕途后尊崇“五世而迁”的宗法理念,从五总的上庄迁出到四总田的北段另建庄园,这便是张家新园(即下庄),他便是下庄庄主。下庄的成功建造,标志着在古岸外开垦创业的张氏子孙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卫瞻公和丽轩公虽隔五代,但他俩都是在古岸外垦殖发展的张氏后人中颇有成就和地位、在地方上知名度很高、受人尊崇的人物,所以在张氏宗谱里刊载了他们的墓园图,世德录中刊载了他们的传略;相反,南五房时盛公支五世祖成谟和南三房守园公支六世祖安恒、安悌、安性及堂兄弟中多人,虽很早就来到运盐河北谋生发展,且后代子孙均扎根于此,总因成就不大、社会地位低微无缘在宗谱里留下传略和墓园图。至此笔者以为:卫瞻公虽在垦殖中获得巨大成功,对地方贡献也不小,但在政治地位上仅是一个农民;而丽轩公不仅经济成就显著,而且政治上进入仕途,对地方公益事业又非常热心,所以丽轩公出面倡议张氏子孙捐资建造张氏支祠作为张氏家族的一个分支另建祖庙,以此聚集来古岸北开发的张氏后裔上祭祖宗徽号,下定子孙辈分,因姓寻宗,因名知序,百世如一时,千里似一家是绝对可能的。如是,金沙场张氏支祠也有近200年的历史了。有了金沙场张氏支祠,有无金沙场张氏支谱呢?笔者遍访张氏后人时,未遇有人反映有金沙场张氏支谱,只知有张氏家谱,即《通州张氏宗谱》。因此,丽轩公主议纂修宗谱未成而卒,其子雪亭“继父志纂谱勷助,筹款四载不倦”的那个谱,就不会是金沙场张氏支谱了,从时间上考证,应该是十六世裔孙张謇总纂四修的张氏宗谱。在张氏宗谱主修人的名录中有“十五世孙人杰字秀夫”、分校名录中有“十六世孙印生雪亭”的记载,证实了笔者的推断。

风雨沧桑的三里墩庙

 

从宗谱3幅小宗祠的手绘图可以看出:金沙场三里墩张氏支祠座北朝南,房子虽然不及常乐镇支祠多,却是包场支祠的双倍,且金沙场张氏支祠建造得比长乐镇支祠、甚至比张氏大宗祠还要崇奂得多。金沙场张氏支祠的门厅虽然只有一间,但建造得高大气派,其顶为复层,上层飞檐翘角,屋脊高耸,脊两头筑有两尺多高的龙形匍鸡(各地叫法不一,有称抓鸡、崭山、脊头、翘脊等)气势非凡。大门两侧砌有八字墙,然后再向东西方向延伸开去,显得大方有至。两阶(大宗祠为三阶)进得大门厅。厅后是青砖铺就的场园,东西各有两楹的厢房相对,北边是高大的三楹正厅供奉各支系先人的龛主(牌位)。这样由门厅、厢房和正厅组成了一个四合院的格局。正厅屋面飞檐翘角,屋脊陡立,比张氏大宗祠的屋脊要高大精致许多。屋脊正中有一个金光灿灿的巨大宝葫芦,两头的龙形匍鸡比门厅脊上的还要高大,气宇轩昂的龙头上伸出几尺长的两根龙毫,风吹颤动,栩栩如生。东厢房后栽着一根老松树,西厢房后栽着一根老柏树,树冠均超过大厅高度许多。远望白墙黛瓦的金沙场张氏支祠在摇曳翠绿的松柏枝中时隐时现,加上风吹东南角三里墩上高耸的古柏发出的呼呼吼声,更显得神秘莫测而使之风光无限、远近闻名。难怪过去的通州地图和后来的一些军用地图上都标有三里墩这一古地名。

据当地里老口口相传:三里墩和墩上的柏树天长日久地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加上张氏祖先的荫庇,逐渐便有了灵气,不少人便来焚香烧纸,祈求菩萨神仙保佑地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有百姓来祈福求子。有户人家婚后多年不孕,夫妇二人到此烧香求拜许愿,并取墩土和柏树皮回去冲茶饮服,不久便怀孕生下一子。消息传出,从此三里墩便名声大噪,善男信女们来支祠祈福求子、烧香还愿者络绎不绝。金沙场支祠本来供奉的是张氏先人,后来善男信女们来求拜的是神仙菩萨,于是便有好心人出资在大殿内塑造了大慈大悲专司佑福送子的准提菩萨供大家跪拜。从此张氏支祠除春秋祭祀时有张氏后代来祭拜先人外,一年四季都有善男信女们焚香烧纸,祠内终年烟霾缭绕,在附近名闻遐迩的同时也带来安全隐患,况且祠内供奉了菩萨,总得有专人念经做早晚功课打理祠内的日常事务,于是有人出面聘请金沙镇正街北侧龙王庙里的和尚兼管庙务。据说龙王庙住持派俗名称“龙狗子”的老和尚负责,老和尚年老体衰行动不便,又委托徒儿“人儿灯”到此负责,后又传给新诚、广德等人继续负责庙事。老百姓嫌“金沙场张氏支祠”之名拗口难记,便根据地名简呼之为“三里墩庙”,也有根据供奉的菩萨称其为“准提庵”的,但不普及。现在的年轻人中知道三里墩金沙场张氏支祠的人是少之又少了。因香客来往不断,便有人发现了商机,在三里墩附近开起了专供香烛纸马的日杂店,后来又有了药房、肉铺等,渐渐地三里墩便变成了一个农村小型墟市。在三里墩的铺坊中最有名气的要算是“纪仁昌油坊”,开业之初是用老墩牛拉碾轧料,到上世纪20年代引进柴油机作动力轧料后,提高了工效,生意更是兴隆发达而有名。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光绪帝倾发“民间祠庙、书院一律改为学堂,以节糜费而隆教育”谕,张氏族人首先在张氏后庙(在张氏大宗祠后约一里处)开办了“张氏私立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更名为“张氏私立初等小学校”。民国四年(1915),张詧、张謇兄弟倡议“停祭办高等小学 ,提高地方子弟文化水平”,族 中有识之士积极响应,将后庙里的初等小学合并到张氏大宗祠西隔壁的张氏前庙办起了“张氏私立高等小学校”。张氏族人大张旗鼓地在后庙、前庙办学,其他支系的张氏后人也跃跃欲试、不甘落后。侨居在运盐河南北的张氏后人也于宣统元年(1909)八月在三里墩的张氏支祠厢房内办起了“张氏私立第二学塾”(第一学塾在三姓街),由张佐泉老先生负责上课等事务,开校时招收初小一个班、学生32个,经费由支祠的祭田收入中支取部分,也向学生收取部分学费。民国元年八月改为“张氏私立第二初等小学校”,有教职工两人,学生36人,复式教学。民国四年(1915),更名为“金沙市张氏私立第二国民学校”,民国十二年(1923)又更名为“金沙市张氏私立第二初等小学校”,此后一直延续至解放。1950年学校转为公办,经费由县直接拨款,校名改称为“南通县三里墩初级小学校”。在1958年大跃进和后来的农业学大寨的填沟造地运动中,三里墩逐步被铲平,墩上的古柏和支祠厢房后的两根古松柏也先后被砍伐作了他用,空留下了三里墩这个历史地名,所幸支祠的门厅、厢房、大殿因被学校所用而被保存了下来。1961年,学校发展为完全小学,设初小4个班、高小2个班,学生240人左右,教职员工8人,校名为“南通县三里墩小学”。教室不敷,便在门厅两边伸出去造了两个教室。在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彻底废掉菩萨塑像和张氏祖先牌位,把大殿改作了学校用房。1977年,三里墩小学办附设初中班(单轨两年制),9年后停办。上世纪90年代,通州市学校布局大调整,三里墩小学并入其他学校,附近村民便在原址逐步恢复三里墩庙。首先拆除办学期间建造的门厅两侧的两个教室,再对大殿、厢房、门厅、场地逐一作了维修,又在门厅和大殿内塑造菩萨像,直到2012年才完成了三里墩庙的复建工程,建成了现在看到的新庙(见照片),又在五总港的南端原来的土墩处,建造了小巧玲珑的水泥“三里墩桥”,既方便从金沙到西亭的来往行人,又缩短了附近村民上金洲路出行的距离——用不着向北绕行到洋海线再上金洲路了。三里墩庙是恢复了,三里墩庙的前身金沙场张氏支祠不知何时才能得到恢复?

以上观点,仅是笔者个人的管见所及,意在抛砖引玉,引起专家、学者及张氏后人对金沙场张氏支祠研究的兴趣和重视。

 (原载《謇园》2019年第1期)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