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资料
近代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郁芑生记略
时间: 2022-01-17     次数: 8679     作者: 成 民

 

 

 

 

 

 

 

 

 

 

 

 

 

 

 

兴业有为立德立功真不朽

 

——近代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郁芑生记略

 

 

 

 

郁芑生雕塑

 

 

 

 

 

 

 

 

 

 

 

 

 

 

 

 

 

 

 

 

郁芑生是我国近代早期对外交往的重要人士,是张謇创办实业和社会事业的重要助手,是中国近代卓有成就的实业家和慈善家。特别是他博爱众生、乐施好善的事迹和精神,体现了中国士大夫和企业家的传统美德,更是令人称道。郁芑生值得各界人士永远铭记,不可忘却。

 

 

 

 

 

 

 

 

 

 

 

 

 

 

 

 

 

 

 

一、好学上进 兴业有为

 

 

 

 

 

 

 

 

 

 

 

 

 

 

 

 

 

 

 

 

 

 

 

 

 

郁芑生(1873—1926),原名世丰,后改为寿丰,又名鸿兴(或洪兴),字芑生。1873年生于海门县曹家镇(今属启东市)。父亲郁宪章,原籍江苏句容,因避太平天国的战乱,迁居到曹家镇安家务农,娶张氏为妻,生有两子,郁芑生为次子。为什么取字芑生?《诗经.小雅》篇有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是类似苦菜的一种野生植物,菑田、新田是刚开垦一、二年的生田。取字,表示是在新垦的土地上诞生的孩子,希望长大后能吃苦耐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郁芑生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小时候上过三年私塾,刻苦勤奋,深得塾师喜爱。不久信奉天主教,到海门茅家镇教会办的锡类小学改读新学,还跟神甫学习拉丁文和英语。1890年,郁芑生十七岁时,只身到上海浦东同昌纱厂做工。上海十里洋场,五方杂处,中外交汇,使郁芑生大开眼界。他聪明好学,很快学会了纺织技术,并熟悉了许多纺织机器的性能,为他后为大生纱厂采购机器提供了方便。工厂附近有座天主教堂,他常去听神父宣讲教义,被美国传教士赏识,遂成为一名教徒。他一边做工,一边经常到神父处继续学习英语,数年如一日,学识不断长进。

 

 

 

 

 

 

 

 

 

 

 

 

 

 

 

 

 

 

 

 

 

 

 

 

 

 

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获得成功,要扩大实业规模,在上海与洋行打交道时,通过外国神父的推荐,考察看中了郁芑生。这有三个原因:一是对郁早有听闻,知其才智出众,既懂纺织技术又通英语,是当时国内少见的人才;二是郁出生海门,是张謇家乡人,有亲近感;三是郁人品好,出身贫寒,勤奋踏实,不图虚名。郁芑生对张謇也崇敬有加,一心想着要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在郁的墓碑上有这么一句话:南通张謇揭橥棉铁救国之谋,规建大生纱厂,延君自助,君挈缾有智,治丝不棼。表明了郁芑生跟随张謇,发展实业和家乡事业的决心。

 

 

 

 

 

 

 

 

 

 

 

 

 

 

 

郁芑生开始被张謇聘为大生公司的翻译。1906年,张謇在久隆镇南兴办大生二厂时,嫌外国代理商的要价太贵,派郁芑生去英国直接购机器。郁芑生不负重托,经过认真考察、多次谈判,最后选购了价格稍贵、但负有盛名的全新好货,价格是15120英镑,较由上海洋行办理净省3736英镑,合二万余两白银。当时英商按例给予回扣,但郁芑生没有收下,而是把这笔钱用于购买机器设备。郁芑生的举动令人感动。张謇当时记载:大生二厂购得山西官办纱机一万二千锭后,又于次年派郁芑生君赴英考察,择购较有名之好特白而厂纱机一万四千锭,共为二万六千锭,多雇机匠,赶速装配所有自来水管、灭火机等,一应齐全,得于丁未年(1907年)二月初五日,全部开车。(《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五《大生崇明分厂十年事述》)张謇还说:论规模之完整、建筑之完备,大生二厂远在正厂之上。新机器出纱较多,色白条匀,已著名誉,很受织户欢迎。大生二厂的这些成就是和郁芑生的贡献分不开的。为此,大生二厂于1907年八月初一日举行的第一次股东会议上,决定给郁芑生酬劳奖励。此后张謇把郁芑生升任为大生公司的采购主任。

 

 

 

 

 

 

 

 

 

 

 

 

 

 

 

 

 

 

 

 

 

 

郁芑生刚到英国时,英商瞧不起他,故意傲慢地讲一些中国人不懂商业之类的话,还用许多纺机业的行话进行试探。郁芑生当即用英语回答,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不但会做生意,而且很讲究信誉道德。英商看到郁芑生沉着稳重,不但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言谈婉转得体,态度不卑不亢,于是刮目相看,还客气地介绍英国商界和纺织机器等方面的情况。

 

 

 

 

 

 

 

 

 

 

 

 

 

 

 

 

 

 

 

 

郁芑生在英期间,适逢清政府南洋大臣端方率队出洋考察。端方特请郁芑生担任翻译。郁反应敏捷翻译准确,兼作咨度,使考察顺利进行。端方对郁的人品才气非常赞赏,礼为上宾,回国后请郁办理审查南洋劝业会等事务,并迭膺鹗荐,使郁渥被龙光,先为候选道,后为朝议大夫。但郁不愿侧身于吏道仕途。不久,端方任北洋大臣,想把郁带去赴任,郁婉辞未去。

 

 

 

 

 

 

 

 

 

 

 

 

 

 

 

 

1913年,张謇兴建大生三厂时,第二次派郁芑生去英国购买机器。由于他在英商中已经有了声誉,顺利地签订了合同。这些机器设备较大生二厂机器更为先进,张謇兄弟俩十分满意。但由于战争影响,这批机器直到1920年才陆续运回国内,安装在海门大生三厂。这次赴英购买机器,郁获得百分之二的英磅回扣,当时英磅升值,赚了一笔钱。郁芑生的作为使英商十分折服,被介绍参加了伦敦总商会,成为第一个中国会员。郁芑生回国后,英人重焉,聘掌东方分设公司。成为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鼻祖开山之人。

 

 

 

 

 

 

 

 

 

 

 

 

 

 

 

 

 

 

 

 

 

 

 

 

郁芑生在上海还主持经营张謇创办的大生机器公司,主要进行好华特牌纺织机器的进口业务。除了大生公司外,上海、常州、杭州等地的纺织厂购买机器,也由大生机器公司办理。另外,郁芑生兼任大生公司事务,负责大生公司与上海银行界和外商的银钱交往、接待外国专家考察办事等。

 

 

 

 

 

 

 

 

 

 

 

 

 

 

 

 

 

 

 

 

 

 

 

 

 

 

 

郁芑生在家乡曹家镇买了二百亩土地,开办了公仁花木行和油米行。他主营棉花,每年秋天收购棉花,通过便捷的水路,转卖给三十里外的大生二厂。公仁花木行生意兴隆,赚钱盖房,名闻遐迩,也促进了曹家镇的兴旺,并在附近形成了很有规模的棉花种植基地。随着经营的扩大,郁芑生在上海陆续买了一些房地产,在古拔路(今富民路)建造了花园洋房,取名丰庐

 

 

 

 

 

 

 

 

 

 

 

 

 

 

 

 

 

 

 

 

 

 

 

郁芑生会通中西沟通内外兴业于中国经济中心上海和自己的家乡,成了中国近代著名的经济活动家和企业家。

 

 

 

 

 

 

 

 

 

 

 

 

 

 

 

 

 

 

二、兴办学校 开发民智  

 

 

 

 

 

 

 

 

 

 

 

 

 

 

 

 

 

 

 

 

 

 

 

郁芑生最为人称道的是乐善好施、博济众生。1921年起,郁芑生追随张謇教育救国的思想,用办实业赚到的钱兴办新式学校,效法西方发展教育科技,求得国家富强

 

 

 

 

 

 

 

 

 

 

 

 

 

 

 

 

 

 

 

 

郁芑生准备先办二十所小学。他在曹家镇先后办起了一所完全小学、五所初级小学(时称郁氏校),并亲任校长。郁氏第一小学是完小,在曹家镇市东;二校在曹家镇东北窑弯,三校在曹家镇北杨同村,四校在新义乡与合作乡交界处石桥头,五校在曹家镇南的元和镇,六校在曹家镇东的窑厂附近。

 

 

 

 

 

 

 

 

 

 

 

 

 

 

 

 

 

 

 

 

 

 

 

郁氏校的教育设备比较完善,教育秩序比较规范。完小校舍由原商业用房改建而成,较为宽舒 ,有教室四间,初小二间,一至四年级二个复式班用;高小二个教室,五、六年级各用一间。其余五所小学均为新建,每校有教室二间,一至四年级分为二个复式班,办公室、寝室、厨房各一间,还有约二亩大的操场。学校的教室内有双人桌椅、大小黑板,办公室里有时钟、风琴、摇铃等。完小有教师六、七人,后增加到十一、二人,厨工一人;五所初小各有老师二人、厨工一人。六所学校设常务主任一名,驻在完小,定期巡视五所初小。课程设置有国文、算术、地理、历史、自然、卫生、音乐、美术、劳作、体育等,完小的高小班还设有英语。教材使用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学校有会考制度,每个学期集中高年级学生会考作文、算术,出榜公布成绩,对优秀学生奖给银盾、瓷质茶具、文具用品等。高年级学生还与久隆镇励志校的学生进行会考。体育运动器具有球类、杠铃、哑铃等,还有武术教师教授拳术。学校都备有洋号、铜鼓和多种军乐乐器,由专职军乐教师巡回各校教学生吹号敲鼓。学校每学期会操时或旅行时、以及当地有什么喜庆丧事,就由军乐队演奏一番。

 

 

 

 

 

 

 

 

 

 

 

 

 

 

 

 

 

 

 

 

 

 

郁氏校前中期不收学费,使附近不少穷人子弟获得了上学的机会,对开发民智起了积极作用。郁氏校对年终考试前四名的学生分别给予一到四块银元的奖励。保送优秀学生到海门锡类中学读书,并供给食宿、衣服等项费用。学校激励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有的大学毕业,有的出国留学,有的成为著名专家学者,还有的参加了革命成了领导干部。

郁氏校办学初期十分兴旺,郁芑生作为校长,每学期都要到校视察一番。但在郁芑生死后,实业萎缩,经费短缺,办学难以为继,五所初小于1933年停办;勉强维持的郁氏第一校(完小),到1937年日军侵入后也停办了。但郁氏校持续办了十六年,在启东、海门以至南通教育史上留下了闪亮出色的篇章。

 

 

 

 

 

 

 

 

 

 

 

 

 

 

 

 

 

 

 

三、修建石桥 造福乡里  

 

 

 

 

 

 

 

 

 

 

 

 

 

 

 

 

 

 

 

1923年起,郁芑生辞去在上海大生机器公司和南通大生公司的职务,不再问理工商界事务,而是更加热心于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当地河沟纵横,河上缺桥,以渡船、独木(竹)桥代之,交通十分不便,郁芑生惠及乡里的义举是要造三十六条(也有说七十二条)石桥。

 

 

 

 

 

 

 

 

 

 

 

 

 

 

 

 

 

 

 

 

 

 

 

 

 

 

 

 

 

但郁芑生只来得及造了十六条桥,其中十三条石桥、三条水泥桥。这些桥,以曹家镇周围为主,东从悦兴港起,西到海门茅家镇,南自北新镇,北至二效镇,纵横百多平方公里。这些桥均刻有寿丰桥三个大字(只有一座刻海星桥名),还刻有建桥年份、督工姓名,注明是第几条石桥。1924年郁芑生在曹家镇周围建造了十一条石桥。这些石桥分两种,一种是有栏杆雕狮子的石桥,另一种是无栏杆的平板石桥。如现存的在曹家镇西市的第五桥和在曹家镇西北二效镇的第十桥,都是栏杆石狮桥。

 

 

 

 

 

 

 

 

 

 

 

 

 

 

 

 

 

 

 

 

 

另有二条石桥,建在海门茅家镇。据《海门日报》称,一条桥筑在原海门厅署东侧,当地人称之为东寿丰桥。另一条筑在原惠安桥址,称之为西寿丰桥。两桥均为梁式石桥。两桥动工于郁生前,建成于郁死后第二年。

 

 

 

 

 

 

 

 

 

 

 

 

 

 

 

 

 

 

 

 

 

 

1925年,郁芑生又分别在富安镇、窑头镇和北新镇建造水泥桥三条。其中北新镇那条桥的栏杆上书名海星桥。这三条桥造得极为坚固,至今仍在使用。(据说海门县常乐镇、三阳镇也有寿丰桥,另考。)

 

 

 

 

 

 

 

 

 

 

 

 

 

 

 

 

 

 

 

 

 

郁芑生建造的石桥,石料均派专人到苏州西南金山精选采购(另说是出资派人去外地开山凿石头),再用木船运回。当时河道狭小,载运份量重,全靠人力拉牵。再由民工用扁担、毛竹,肩扛手抬把石头搬到造桥工地。再由石匠打造石条,雕刻石狮、花纹、文字等。最后抬石安装成桥……真可谓开支千资万物、历尽千辛万苦。

 

 

 

 

 

 

 

 

 

 

 

 

 

 

 

 

 

 

 

 

 

 

这些寿丰桥都用料讲究、坚固耐用。有的桥上精工雕刻着石狮、花纹,有的桥上还刻有对联。如第九条石桥的桥墩南面刻的对联为:

 

 

 

 

 

 

 

 

 

 

 

 

 

 

 

愚公一移山终古行人尽称便,

长卿倩越柱他年故里定多贤。

其桥墩北面刻的对联为:

几番矣乃声中风送打鱼舟过,

一段烟波影里月随转土人来。

 

 

 

 

 

 

 

 

 

 

 

 

 

 

 

 

 

 

 

 

 

 

 

 

 

 

位于二效镇的第十条石桥,其东桥脚上的对联是:

 

 

 

 

 

 

 

 

 

 

 

 

 

 

 

 

 

 

 

任驷马高车一片康庄通二效,

绶吉金乐石数行款识齐千秋。

 

 

 

 

 

 

 

 

 

 

 

 

 

 

 

 

 

 

 

其西边桥脚上的对联是:

 

 

 

 

 

 

 

 

 

 

 

 

 

 

 

 

 

 

 

兴业有为立德立功真不朽,

经营伊始利人利物本无私。

 

 

 

 

 

 

 

 

 

 

 

 

 

 

 

 

 

郁芑生修建的这些桥梁,坚实典雅,不仅方便了乡亲的生产生活,而且成了乡里的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

 

 

 

 

 

 

 

 

 

 

 

 

 

 

 

 

 

 

 

 

 

 

 

 

 

1926120日《通海新报》以大桥竣工之落成会为题报道:海门东六区郁芑荪(生)君,每遇地方公益事业,必慷慨解囊,不稍吝啬,早为一般人士所赞许。近又在崇明外沙北新镇南市,筑石桥一座,内嵌钢板,外涂水门汀,计费洋二千元左右,于昨日竣工,开落成大会。是日名人咸至,如张退公、施少岩、祝符青、崇海两县知事、外沙行政委员等。参观既毕,无不称颂郁君之功绩,午后欢宴而散,极一时之盛云。

 

 

 

 

 

 

 

 

 

 

 

 

 

 

 

 

 

 

 

 

 

 

 

 

 

 

 

 

四、扶贫济困  博爱众生

 

 

 

 

 

 

 

 

 

 

 

 

 

 

 

 

 

 

 

 

郁芑生致富不忘造福乡亲故里,尤其是倾心于扶贫济困。1922年开始,郁芑生在曹家镇发放老人粮,对周围三百多个孤而无所依靠、贫而衣食无着者以及残废者,发给摺子,使他们每月凭摺子领取一块银元,领款时还发给馒头作中饭。根据当时市价,一块银元可以买五十斤粮食。这些孤寡贫残者死后,还可凭摺子到公仁花木行领取一具棺木和丧葬费。老人粮从开办到1937年停止,前后达十六年之久,每年发放救济款二万余银元。人们称郁芑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郁芑生还出巨资,在上海川沙修建了天主教堂,在杨树浦办了圣心医院,进行公益慈善活动。

 

 

 

 

 

 

 

 

 

 

 

 

 

 

 

 

 

 

 

 

 

 

 

 

 

 

1922815日,崇海班的瑞安轮船在吴淞口外遭遇大风暴,船漏沉没,溺死二百余人。819日,南通《通海新报》刊文说,瑞安轮失事由郁芑生担任一切经费,并对三十余具无名尸体备棺收殓,拍照编号,录明身穿衣服,备案存查。还与同乡会同人办理掩埋遇难者尸体等善后事宜,并撰文致哀。

 

 

 

 

 

 

 

 

 

 

 

 

 

 

 

 

 

 

 

 

 

 

 

 

 

 

郁芑生生前还计划化八千银元在曹家镇后埭购买二十条(启东两条泯沟中间长方形地块)土地,东十条办一所中学、一所幼儿园,西十条办一个纱厂和一个养老院。但由于龚家仓粮户不愿出售土地,加上他不幸早逝,这个愿景未能实现。

 

郁芑生生而英敏,长而钦奇兼以魁梧夙禀,昂藏七尺之躯,健建金仙,劲称铁汉(引自郁芑生墓志铭)。令人惋惜的是他壮志未酬,规划的事业尚未完全实现就英年早逝了。192676日(农历丙寅年五月廿七日),郁芑生在上海古拔路住宅里突患脑溢血去世,终年五十三岁。当年农历九月十八日,郁芑生灵柩从上海启程运回家乡,十九日抵达曹家镇。这天,沿途有无法计数的官方人士、地方士绅和平民百姓迎接。从元和镇到曹家镇三里路的两旁,更是站满了肃穆致哀的人群。许多乡亲自发地在路旁摆设香案磕头跪拜。1933年,郁芑生的儿子郁震东因其父信奉天主教,在郁氏祠堂东铡建造了一座天主教堂,这是苏北地区唯一在梵蒂冈注册的天主教堂。同时在郁氏祠堂北侧建造了郁芑生陵墓,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陵墓,树立着一块长一百五十厘米、四边宽九十厘米的立方体石碑,墓志铭由清末状元刘春霖撰写,记述了郁芑生的一生行状。这些也是郁芑生的重要遗产,是郁芑生留下的重要历史印迹。

 

 

 

 

 

 

 

 

 

 

 

 

 

 

 

 

 

 

 

 

 

 

 

 

 

 

 

 

 

 

 

 

 

“兴业有为立德立功真不朽,

  经营伊始利人利物本无私。

 

 

 

 

 

 

 

 

 

 

 

 

 

 

 

 

 

这副镌刻在寿丰桥上的对联,可以说是郁芑生的真实写照。功名刻碑石,公道自在人心。郁芑生的业绩功德将永远被世人铭记,并激励更多的贤人志士造福社会和人民。

 

 

 

 

 

 

 

 

——————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陆继权:《郁芑生其人其事》

徐乃为:《郁芑生墓志铭校释》

张廷栖:《知人善任 不拘一格张謇重用工人郁芑生》

陆仰渊:《郁芑生对张謇实业救国事业的贡献》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