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资料
金 沙 涵 洞
时间: 2020-05-22     次数: 1290     作者: 高志华

 

   

 

 

据通州平潮耆宿费范九老先生在《南通水利史料》(载《南通文史资料》第七辑第5页)一文中记载:“……南通水利会于1917年1月1日成立。议定御水计划,是年10月8日审定了水利工程设施案:一为建设闸涵工程,其中建设直通江海的大闸十处;二为开浚河港工程……。”该文还附有《南通县水利会历年建筑涵闸表》和《南通县水利会历年开浚河港表》,前表有“1924年5月/金沙涵洞/一孔/同乐镇范堤上/宽10尺、墙高6.4尺(营造尺)/上引同乐镇堤内积水,下经滥港至三合口汇归遥望港入海”(载该文第8页)的记载。说到金沙涵洞,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因涵洞的地址在同乐镇的范堤上,而当时同乐镇所在地为金沙市自治公所所辖,所以正式的文件上便称为金沙涵洞,事实上人们习惯称其为同乐涵洞。本文试对金沙涵洞(或称同乐涵洞)的来龙去脉作一粗浅探究,抛砖引玉,以祈得到专家学者的指正与赐教。

六总港与滥港河

远在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前期,金沙及其附近的地区还是江海交汇处的一块荒凉沙洲,在被朝命名前称“古沙”(亦称南布洲,相传有布机漂来洲上),唐玄宗开元十年(722)于胡逗州设盐官时,古沙已是一处盐场。北宋大平兴国年间(976~983),古沙被命名为“金沙”,是通州七大盐场之一。当时,长江入海的一条支泓名横江的南岸就距金沙不远。宋庆历年间(1041~1048)通州知州狄遵礼在古横江的南岸筑起一条西起石港,经西亭、金沙至余西的捍海堰称“狄堤”,后人亦称“古岸”或“老岸”。自从有了狄堤这道屏障,金沙场的先民们“外盐内稼”,不辞辛劳地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又经过几百年的沧海桑田,古横江北移东去,在狄堤外出现了大片的荒滩荡地。在这些荒滩荡地内,沟河港汊纵横,遍地坑洼不平,很不适宜居住、出行和耕种,而且盐社距海边甚远,几无海水煎盐。于是官导民作,盐课司组织壮劳力在堤外开河塞沟、填塘平地,从古堤外自南向北约在一里左右的距离内开挖一条与古堤基本垂直的长河直到海边,可引海水到盐灶煮海水制盐,人们称为总河;再把两条总河之间的总地分配给灶户种植芦荻、芦苇和红柴草等,盐民割晒后充作煎盐的燃料。金沙场自东向西共挖了27条南北走向的总河,既方便了引海水烧盐和运输,又可引堤内之水经总河排涝,对发展堤内外的农业和盐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南宋咸淳五年(1269)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开挖由通州城经西亭入金沙至余庆场的运盐河,官方便将27条总河延伸至运盐河,使西亭、金沙、余西各场于通州城的交通运输更加便捷,且引来长江水灌溉、冲咸、改良土壤,加速了狄堤与运盐河之间的垦植速度。俗话说:“一次潮水一层泥“。又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变迁,运盐河北也形成了大片的滩涂。据《南通县志》载:明嘉靖四十年(1561)前后,政府开始构筑新堤(后称范堤,相对老岸、古岸的狄堤而言,亦俗称皇岸)工程。第一期工程便是从骑岸镇向南经南岸角,向东到金沙十八总岸头段的捍海堰,而第四期工程才在清顺治五年(1648)构筑从十八总岸头向东经杨港、界牌镇、东社到海门的货隆镇与沈堤相接的堤岸。笔者曾在一个资料上见到这个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850),有四川举人程翀为金沙场官时,开二十七总引河,自运盐河直抵范堤斥卤灌溉,尽利万灶沾戴。”

“通州地势,以西亭一区为河流分流之脊,西入于江,东入于海。综计面积入江者占十之四,入海者占十之六。”(摘自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的《张謇与故乡》一书之144页,张謇于民国十年写的《南通水利已办工程及未来之计划》一文)。通州的西亭场东部、金沙场北部及东北部地区在成陆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条流槽,俗称“海丫子”。每逢大雨运盐河北岸的雨水泄泻时形成一条条小槽,又经每天的潮水冲刷变成一条条宽窄深浅不一弯弯曲曲的流槽。后来横江北移东去,这些在成陆过程中形成的流槽便汇聚成一条天然河沟向东偏北入海。其中有条支流逐步向南延伸至西团的六总境内与六总港相通,从六总港驾驶一只小船沿河向下游行去,可经金沙场的朱家灶、顾家灶、蒋家灶、唐洪灶、黑鹿灶、严家灶、兴隆灶等七灶,再向东北经二窎至北兴桥向北经三合口汇入遥望港入海。该河在解放前是通州一条重要水系,名滥港河。修筑新堤后,将该支流截为两段,堤南称六总港,堤北称滥港河。为什么称此河为“滥港”呢?原来,此处在漫长的成陆过程中,海潮冲到末梢的支流时已呈强弩之末,因此河床越来越浅,只是还有内地的雨水冲刷才不致河床淤塞,但到夏秋的雨季或洪涝灾害时,各支流便泛滥成灾。而该河两岸是黄黏性土质,遇雨水便泥浆泛起,泥泞不堪,行走极为艰难,故得名“滥港”。

金沙涵洞·永丰桥·同乐镇桥

自明嘉清四十年政府构筑新堤后,便把滥港河一条支流截成两段,堤南段在金沙场西团六总范围内,称六总港,堤北段在金沙场北的灶区范围内(当时还未形成金沙场七灶),仍称滥港。因横江南岸已移至唐灶以北的地方,所以靠近新堤的地方除盐民外,已有先民在这里垦植开荒了。南北两段被新堤阻隔后,堤内积水无处泄泻。特别遇上久雨和狂风暴雨天气,堤内总河容纳不了这么多的雨水,虽经运盐河可排出一些雨水经海门境内入长江,但是还是会因积水太深不能及时排出而泛滥成灾,造成房倒屋塌,良田被淹。为减少损失,堤内有人便悄悄地将六总港与滥港相隔的新堤挖开,将堤内的积水通过滥港排入大海。但滥港一时也容纳不了又不能及时排出这么多积水,特别是遇上大风怪潮时,潮水逆流而上,顶住积水下泻,又加重了滥港河两岸的洪涝灾害,给盐民和农户造成巨大损失。堤外的盐民和农户极力反对堤内的人破堤排水,便组织起来护堤,双方形成对,两不相让,场面气氛相当激烈,甚至发生肢体冲突,免不了又有人员致伤或死亡的事件发生。地方里保虽文呈报衙门,但受经济技术和腐朽落后的旧政权体制的限,始终解决不了这个难题,老百姓吃尽苦头。

民国六年(1917),以张謇为会长的南通县水利会成立后,千方百计解决辖区内的水患。民国十年(1921),金沙区公所(此时金沙市已改称为金沙区)向县水利会申请在六总港和滥港河衔接的新堤上建造一座涵洞来疏泄堤内的积水,以解堤内外的矛盾。经水利会派员勘察,觉得可行,于是便在民国十三年(1924·5)在此建造了一座墙高六尺四寸、宽十尺(均为营造尺)的大型水泥涵洞,上引堤内积水,下经滥港河至三合口汇归遥望港入海。从此,堤内外和谐相处,安然无事。

由张謇批准同意建造的这座大型水泥涵洞,坐落在新建不久的同乐镇中心位置的六总港和滥港衔接处的新堤上。因同乐镇当时为金沙区自治公所辖,故称“金沙涵洞”。其实早先此处并无什么建筑,更无集镇可言,仅是金沙场西三里墩准堤庵的庙产中的一部分而已。但这里地理位置独特,是堤内运盐河北的总与滥港河的连接点,堤内积水可通过滥港河流入大海。民国六年前,金沙自治公所为加强与堤北各盐场的交通运输,便从金沙东市梢的聚金桥(东洋桥的前身)为起点,沿十五总向北至新堤、又将高低不平的新堤顶部削平拓宽向东西延伸修成大马路,使六总港为滥港衔接处的新堤,东西有大马路过境,南北有水路相接,交通运输十分便捷。家住西沙西三里墩附近的金沙小学首任校长顾鸿闿的儿子顾贻毂(字益三,曾先后担任过金沙“南通县第二高等小学校”第三任校长、“金沙佛教居士林”林长、“金沙社会救济院”院长、“金沙游民工厂”主管以及唐三乡乡董等职)先生热心地方公益事业,看到该处颇有发展前景,便决定在这里建镇。他先从建校开始,征用部分准堤庵的庙产作校址,民国七年(1918)夏动工兴建校舍,不久前后两排的瓦房竣工。是年秋,顾贻毂将民国二年(1913)设在蒋顾灶南段头总土地庙的“金沙第十四国民小学校”搬迁过来,仍自任名誉校长。有了学校,还必须要有一些商店,才能招来附近农民前来消费、交易农副产品、形成一定规模的农村集镇。民国八年(1919),顾贻毂先生便筹集资金,在学校的西边筑朝南瓦房十间,翌年招商开业,至此已初具集镇规模,顾贻毂先生便定名为“同乐镇”。据说是根据佛经里的“同生极乐国”中取出“同”与“乐”两字作为地名,寓有“万民同乐”之意。另有一说是因镇横跨在统称为范堤上,益三先生便根据范仲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儿乐”的政治抱负。取名“同乐镇”,以激励后人。民国九年(1920),张謇在全县范围内开始修筑“三条干线五条支线”公路建设,第一条支线便是由石港经骑岸、同乐镇、十八总岸头、金沙东市聚金桥至侯家油榨与东干线相接,这样给同乐镇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先机。现在看到有百年历史美轮美奂的同乐镇,后人无不感念张謇泽被家乡人民的恩德。

六总港与滥港河之间的新堤上筑造了涵洞,对排泄堤内积水起到重大作用,但新堤仍然阻隔着堤内外的水上交通运输,通过滥港河用船运货到堤内的运盐河,必须通过人力将货物驳运过堤,再雇船装运通过总河到达运盐河,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很不方便。为方便水上运输,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将水泥涵洞废除,改造成木桥,这样既能调节水位,消除了堤内水患,维护了堤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农业生产,桥下又可自由通行船舶,发展水上运输业,桥上又不影响来往车辆的通行,真是一举多得之美事。为表达洞改桥给人民带来的实惠,便将木桥命名为“永丰桥”,寓意洞改桥后,这里的人民将永远过上衣食无忧的丰裕日子。

原载《謇园》2020年第1期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